第二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课题研究报告(之三)
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课题批准号:XJK17C092
课题主持人: 滕斌
课题单位:常德外国语学校
主要成员:刘琢、王辉、石瑞、高琴、高艳、陈雷燕、刘杰、刘景文、钟继辉、王召华、王宸安
基于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摘要:本课题通过调研分析当前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微课运用的教学现状,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的优势与劣势。从微课视频的开发路径与应用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开发了适合本校学生的32个微课视频系列,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实践应用,并循环修订与完善,教学收效显著。
一、背景与界定
(一)研究背景
1、信息时代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文中简称《纲要》)是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该纲要为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教育变革要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转变模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建设学习型社会”。在这种教育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授课地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出现了网络课程等在线学习方式,而微课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
2、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现行教学模式的冲突
教育部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遵循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的特点及原则,创设有利环境和情境,全面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分别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能力、以及打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地理学科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 2017年版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地理课程设计和实施,满足不同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当前的教学模式是,一节课40—45分钟,班容量较大,并且一个班级内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差,教师对优秀的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较差等,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同时兼顾分层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育人的目标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基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教学模式势必要发生变革。
3、微课的优势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融合的完美产物,符合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潮流。微课与传统课堂相比,具有显著的“微”特点:1.内容较少。不同于传统课堂,微课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高频考点、习题等)为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视频,主题明确。学生可以通过课下反复观看微视频,及时查漏补缺。2.时间短小。“微课”的时间较短,微视频时间少则 1-2 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这样学生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不荒废每一分钟。3.资源容量小。微视频格式一般采用常用的流媒体格式,资源容量相对来讲也较小。由于微课时间较短,所以视频容量短小,不管是在线观看还是下载都比较便利,储存在电脑、手机、IPad 或其他终端设备所占内存不大,实现了随时随地移动学习。
(二)课题界定
1.项目导向 是指以一个项目或任务为驱动,引领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设计,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到实践的层面,使学生真正能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本研究中的项目导向是指项目带知识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为目的,以完成项目为中心,将知识点与项目结合,用项目带动知识点来学习,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知识。
2.高中地理微课程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本项目中的高中地理微课程是指高中地理知识的系列微课视频及课件。
3.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是指把高中地理知识重新梳理,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相关的知识点做成一个个项目,然后将这些项目做好课件,拍成系列微课视频,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二、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源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以项目为导向、探求高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路径与应用策略。并采取理实结合,让学生也参与到设计规划、解决问题、决策或调查的微课程所设置的活动中来,师生相互建构学习内容,形成学习资源的动态生成,最终设计出符合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微课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研究内容
1、以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可行性分析。包括高中地理现阶段的具体教学困惑;项目导向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是否可行,找到其应用的优缺点;微课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是否可行,找到其应用的优缺点。
2、以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包括高中地理微课程可以做成哪些具体的项目,论证后将这些项目分配给研究组成员进行项目设计和微课视频的录制。
3、以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微课程的应用。包括把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系列微课视频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实战中发现其优缺点并在后期进行完善调整,如修改微课内容或时长,调整微课视频的应用时间、方式等。在问题探析阶段,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引导,且最终教师应该对于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对于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
1、课题组成员广泛研讨课题名称,确定申报主题。
2.、收集资料,文献分析与整理,撰写文献综述。
3、撰写课题申请立项书。
4、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研讨,明确高中地理微课和以项目为导向的基本概念与内容等,确定有关的书籍和内容,对文献书籍和资料进行分类处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
1、问卷调查 (2017年9月)对课题组教师的任课班级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负责人:滕斌)
2、教师座谈与学习(2017年9、10月):课题组成员教师集中学习高考地理考点难点和项目教学的理论并集中讨论。参观他校并借鉴他校经验。(负责人:钟继辉)
3、项目的编写和微课的录制(2017年9月—2018年9月):编写高中地理微课的项目册,并录制项目导向的系列微课视频。(负责人:刘杰 石瑞 陈雷燕 高艳 高琴 刘景文 王辉 钟继辉 滕斌 王召华 王宸安、刘琢)
4、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阶段性研究结果,集思广益,完善补充。
第三阶段:教学试点(2018年9月——2019年9月):课题组成员将录制好的高中地理项目化微课视频运用到教学中,查漏补缺,注重对比教学,实时检查教学效果。课题组每周一第一节课安排课题教学研讨课。(负责人:高艳 高琴 刘景文 王辉 )
第四阶段:优化整合阶段(2019年9月-2021年7月):课题组成员将在教学实施中的某些不合理部分,重新修改整合,优化升级。(课题组全体成员)
第五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
1.课题组成员按步骤形成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或研修报告。
2.课题主持人总结,形成研究成果。
3.准备结题报告,报请专家组鉴定。(负责人:滕斌 钟继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指本课题组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较为全面地掌握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发展动态。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基于项目导向的微课教学,有利有弊,且利大于弊。并且课题组在高中地理教材的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三中找出了适合做成微课视频的32个知识点,精心设计后拍摄成了微课视频。
2、调查研究法。本研究通过设计《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对我校高中学生和相关教师对微课的了解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了解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与开发的路径,分析了困难并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行动研究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校的地理教研组全体成员,研究者也大多属于这个教研组。针对问卷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对高中地理项目导向的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反思,提出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改进完善,进一步提高这些策略的科学性。
4、教育观察法。课题组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某些辅助工具,对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考察,以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观察学生的对微课的认知,微课学习方式、学习积极性等进行观察,也对教师的微课教学理念、微课制作过程、微课的应用进行观察,特别注重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记录与整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四、结论与对策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基于项目导向的微课教学,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1)优势分析:地理学科知识十分丰富庞杂、新课标中对地理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势在必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开发并利用微课视频,形象生动,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劣势方面:首先教师,要全面挖掘所有的高中地理教材重点内容,并做成微课视频,工程量非常大。地理教师同样也缺少相关的知识以及系统的学习,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和应用。其次是高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这对微课视频的课堂运用有一定的阻碍,学生找不到合理的时间进行课外自学微课,另外学生控制使用手机,利用手机学习的自觉性普遍较弱,现状堪忧,需有效引导和监控。
(二)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与开发路径
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整合资源进行微课视频的设计与开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从学校层面整体规划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建设,统筹规划。
组建以课题组成员为主的微课建设专家组,负责微课的制作与设计、政策研究、微课运行、内容整合、微课审查等工作。在微课进行大规模广泛运用前,首先应进行整体的合理规划。学校领导应对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意识到其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由教育部门带头对微课的资源进行整合。这一工作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发展程中对资源进行长期的积累。与此同时,学校作为微课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在建设过程中制定方案,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同时应向政府申请相关的费用支持,从而确保技术层面能够有充足的资金供给。在组织的过程中,为使得效率进一步提升,应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各个教师,从而避免各地无效与重复的工作。
地理微课资源的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地理资源库逐渐的建设与完善的一个过程,需要各级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资源库。首先当地省、市、县、校等各级部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鼓励不同年级的地理教师开发微课,最好形成系列专题;然后把开发出来的微课上传到资源库,增加地理微课数量。其次,资源库应该免费开放,方便师生在线观看或者下载使用,实现信息时代资源共享。目前关于教师类的免费微课网站数量有限,我们搜集到部分可以免费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微课网站与网址,网站中多数的高中地理学科微课作品杂乱无序,因此,在建设资源库的同时需要对微课作品按照章节目录或者知识点等标准对微课作品进行有效的分类,以便师生快速检索到所需的微课作品。最后,还要对资源库进行监督管理,在上传微课到资源库时要对地理微课作品进行严格的审核,提高地理微课作品的质量。
我们课题组,在学校的领导下,注重结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资源建设工作。在充分了解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针对教材特点和学习对象,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后,整理和开发了32个知识点的微课程资源库,总结了微课程开发系列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能紧扣教材,方便教师和学生对其中知识点的学习,也利于学生对地理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具体的微课教学中,我们课题组以地理知识点构建类微课资源为教学重点,以地理实践演示类微课资源为辅助,进行地理微课设计与教学。
2、搭建并完善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平台。
各地学校要借助微课课题建设平台和微课大赛,充分展示和分享教师的微课建设成果。学校也应对专业的微课研究人员进行聘请以及培训,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以保证微课的实施。
一要加强地理学科组教师合作。微课从开发设计到应用,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在微课制作过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可“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开发设计出更多的优质的地理微课作品。在每学期开学初,组内全体成员认真研究本学期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梳理本学期的知识结构脉络;筛选出本册课本中的重难点、易错点等知识清单,确定本学期开发制作的微课数目;为了避免出现微课知识碎片化,最好形成系统的微课专题。在开发一个完整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根据组内成员本身的优势要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开发。地理教师在尝试自己开发制作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下载优质地理微课,积累素材,方便地理教学。
二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培训。制作微视频是微课的开发设计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微课的制作中,没有统一的规范的制作标准,虽然有多种制作方式,但是教师无从下手。应该让教师熟练地掌握一种制作方式,快速地制作出一节微课。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等各级部门拟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加强对教师制作微课的培训,让教师熟练掌握制作技术,这样教师才能在制作微视频过程中节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调动教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熟练地掌握微课制作的相关软件,推动微课的发展。微课制作的常用方法有用MicrosoftPowerPoint 20XX制作视频、摄像机实地拍摄、便携摄像设备+白纸及录屏软件+PPT四种。而我们课题组主要采取的是录屏软件+PPT的形式,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Studio、 CyberLinkYouCam、SnagIt、屏幕录像专家、录屏大师、KK录像机等。
三要开展校本微课研修和组织微课大赛。申请校本研修和微课相关课题研究,从微课的开发到应用过程,微课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等多途径的研究,不断地丰富微课理论。同时学校层面提供充足的用于微课制作和学生学习微课的相关软、硬件条件,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引导微课利用更加规范和专业。开发微课的主体是教师,要调动教师开发微课的积极性。省市县校各级部门要定期组织微课大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微课并积极地参与微课制作。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职称的评定所需、也会积极地开发制作微课。通过微课大赛评比与展示优秀微课作品活动,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机会。
3、拓宽微课视频研发团队。
微课视频的选材与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微课内容的选取到最后视频的录制,需要各种技能的协助。在微课内容选取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调研,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内容确定,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整个制作过程中来。在微课的教学设计上,可以听取擅长教学设计的其他专业老师的建议;在微课的拍摄方面,可以吸取计算机特长的老师与专家的意见等。
4、注重对现有的微课资源的使用及完善。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使用主体最终是学生,微课制作与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宽知识面,提升学生素养。因此微课的开发需要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过程。微课在开发过程中要分析学情,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内容需求、微视频形式等),确定微课的选题和类型。本研究在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学生对微课的制作内容、制作方式和应用于哪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在开发地理微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尝试制作不同类型和主题多样的地理微课,这样制作出来的微课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是有应用价值的微课。利用微课资源教学,形成自学习惯,提升学生素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微课就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通过观看视频,集中精力获取地理知识和相关的核心素养,这也是微课不同于课件或教学片断的地方。但在开发设计微课的过程中不能把重心过多的放在华丽的形式和制作技术上,而忽略微课内容。如果制作者开发微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参加微课大赛,要满足微课大赛的标准,可能更侧重微视频制作的方式和微视频的呈现形式,过于追求制作技术上的高端与精致,而忽视了微课内容的设计,这就违背了微课教学的初衷。因此,在平时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更要关注微课的创新教学设计和基于微课的教学实施过程。通过微课的应用,达到育人目的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也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通过教育部门的引导和规划,通过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各高中学校的积极交流,有效促进微课资源的整合建设。同时,通过相应宣传和推广,能积极扩大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影响力,这样就能促进平台资源在各地高中的使用,而这些资源一旦被大量地使用,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促进微课资源整合工作的完善,促进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高中地理微课视频的应用策略
课题组在深入研究中充分发掘其他高中学校地理精品课程资源,并且将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有效二次开发并融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出了高中地理微课视频的应用策略。
1、利用微课做课前学习指导。通过微课引导学生先看教材,再看微课视频,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起,达到先自学,后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的目的。课题组会提前推送预习微课,学生利用课前进行预习,并可进行线上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2、利用微课课中答疑解惑。微课以动画、视频形式呈现知识点,生动形象,能引发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一个视频可重复播放,在不断的重复理解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3、利用地理微课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中阶段物理历史系列选科,两个系列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水平,选择不同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拓展。
4、利用微课课后总结回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同,重看微课视频,进行巩固复习,并有针对性的总结回顾。在不断的总结回顾中,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了台阶,产生新的思想和感悟,从低阶思维慢慢向高阶思维发展。
(四)高中地理微课视频应用注意事项
微课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不能完全依赖微课。一方面,学生自己看书能理解的知识点,就不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微课让学生去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微课的特点以及学科的逻辑特点和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微课是一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有些内容用传统的课堂,黑板展示效果更佳。
2、选取质量较高的微课。微课必须具备明确的主题、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学科的内在逻辑把零星的知识点,以项目形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整合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在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3、不要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地理微课在应用时一定更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追踪学生对微课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变化。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素质。地理微课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防止学生借用手机学习微课之名玩游戏等。
五、成果与影响
(一)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基于项目导向的高中地理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2、公开发表论文14篇
作者 |
论文 |
发表刊物 |
发表时间 |
钟继辉 |
《“微课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中外交流》 |
2019.17 |
石瑞 |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微课程设计和开发》 |
《中学生作文指导》 |
2019.13 |
王辉 |
《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浅谈》 |
《高中生学习》 |
2018.08 |
滕斌 |
《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置》 |
《高考》 |
2019.06 |
滕斌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师生互动交流模式构建的研究》 |
《好家长》 |
2018.09 |
高琴 |
《探讨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试题与研究》 |
2020.11 |
陈雷燕 |
《“微课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试题与研究》 |
2020.07 |
高琴 |
《谈高中地理课外微课与课堂微课》 |
《中华少年》 |
2017.12 |
陈雷燕 |
《高中地理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微课的作用》 |
《中华少年》 |
2017.12 |
钟继辉 |
《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探索》 |
《读书文摘》 |
2017.09 |
刘景文 |
《基于知识点的高中地理微课程体系构建》 |
《读书文摘》 |
2017.09 |
刘杰 |
《微课课程在高中地理探研式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
《读书文摘》 |
2017.09 |
王辰安 |
《疫情期间教师网课“热”的“冷”思考》 |
优秀论文一等奖 |
2020 |
王召华 |
《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小结》 |
校级论文 |
2020 |
3、微课比赛获奖
2018年6月,高艳老师的微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偏向力》获常德市第三届微课大赛二等奖。
4、课堂教学比赛获奖
2017年11月,石瑞老师在湖南省地理教学竞赛中获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
5、制作出了系列微课视频,共32个
必修一(1)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4)昏晨线的判读、特点与应用(5)地球偏向力(6)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7)日界线(8)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分布规律(9)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0)地球的内部圈层(1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1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13)向斜与背斜的识别及应用(14)对流层的受热过程、 (15)热力环流(16)三圈环流与风带(17)锋面系统(18)气压系统(19)洋流分布模式图(20)地域分异规律(纬度、经度、垂直)
必修二(21)人口增长模式(22)人口合理容量(23)人口迁移(24)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5)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6)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必修三 (27)资源跨区域调配(28)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9)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30)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1)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选修三(旅游地理)(32)旅游资源的评价。
(二)成果影响
通过课题组三年多来的扎实工作,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与反响。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途径。
1、学生方面
微课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架。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识点别人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2、教师方面
(1)微课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为教师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
将现有的课程拆分成视频碎片,形成一个具有大量视频信息的数据库,学员需要学习相应知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可以是理论解析、实战案例、 flash 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自我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讲解只是学习知识中的一个工具,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
(2)对教师而言,“微课”革新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从“微课”中可以受到启发,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对“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育教学效果方面
经过三年来的微课教学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我校以省、市级的征文活动为契机,积极撰写、投稿,把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点滴写成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并获奖甚至发表在教研刊物上。
2021届高三是贯彻微课程教学时间最长的一届,教学效果显著。在本次常德市模考中取得全大市第七名的好成绩(全市共有40多所高中参考),与2020届同期的第十一名有了很大进步!
4、应用推广的社会意义方面
高中地理教师作为微课制作的直接参与者,应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融合地理教学的特色。但由于教师的水平不同,部分老教师不会对于这一技术进行操作,因此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微课制作的统一培训,结合地理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师在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与此同时,学校也应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学习交流,使教师的思想与时俱进,并且加强对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和对微课应用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帮助教师在今后正确运用微课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增加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直观认识,并且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地理课目的学习。
六、改进与完善
1、可以进一步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做成更多的微课视频,并把微课视频归类整理,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做成分类系列视频库。
2、将研究内容转化为成果的进展较慢,成果集的收集与整理进度较慢,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的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3、充分把握相关论文的评比、外出交流展示等机会,争取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的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七、主要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3]Kee,T.P.(1995).The one minute lecture. Education in Chemistry 32:100-101.
[4] Shieh Davi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11-13.
[5]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学术时空,2014(02):48-49.
[6]胡铁生.微课设计的六种实用技巧[J].中国信息教育技术,2017 (12):8-10.
[7] 黎加厚.如何科学设计微课[N].中国教育报,2014-9-3(008).
[8]郑小军.例谈微课选题的误区原则与方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4):43-46.
[9]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10]张露.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1]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1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13]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3-34,70.
[14]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 (5):34-40.
[15]于淑娟.学校微课建设的问题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5 (7):32-35.
[16]胡秀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17]马玉萍.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与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67.
[18]李冉,徐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例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278.
[19]胡小勇.设计好微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0]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8):23-25
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课题编号: XJKX19B430
课题主持人:田亚玲
单位单位: 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
主要成员:胡浩、肖文敏、王孟贤、王起兵、白绍清、周立敏、覃红霞、胡怡颖、雷孝娥
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
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摘要:通过两年多《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研究高中地理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上不同的“经历”策略,根据课题组教师的实际操作编写了《高中地理实验和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并在试验班级进行验证、实践、完善,收到好的效果。
一、背景与界定
(一)研究背景
1、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为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研究指明方向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 “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简称 DeSeCo项目),揭开了以21世纪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国际教育研究和改革的序幕。OECD 的核心素养项目通过整合众多专家的观点,将核心素养界定为:能够满足高度复杂性需要的能力,包含认知性、动机性、伦理性、社会性因素和行为成分,体现出跨领域性(Transversal)、高级心智复杂性(Higher order of Mental Complexity)和多维性(Multiple Dimensions)特 征。2014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教育部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关键能力是指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学校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关键能力”需要与地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我们的课题“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2、信息时代,知识本位教育遭质疑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有:地理高考中,考的内容灵活且广泛,老师没讲过,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和试题在高考试卷中几乎不见踪影,故而学生形成了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效率及其低下的印象,很多地理教师则觉得教材的编写与高考脱节。其实这是 “知识本位教育”的教育观念严重滞后于“信息时代”需求的表现。“知识本位教育” 是一种教育选择方式,它将本来宽泛的教育概念狭隘化,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知识本位教育在传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它的弊病具体表现为:强调分科的课程结构 ,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以及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课程评价。当今信息时代,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信息渠道越来越多元化,知识普及化,教育的大众化,知识观、学习观在转变,信息社会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在变革……学生、教师和学校作为构成教育的三方面要素,是挑战的主要承担者。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教学只能是一种媒介,课堂知识的传输不能填满学生的大脑,而是应该留有思维和创新的空间,学校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必须转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育目的观,才能在挑战中胜出。
3、普通高中“知识本位教育”仍然占据主体地位,“核心素养”培养方式亟待探究
我校是一所普通县域一中,生源来自县内各个乡镇。从主观愿望上来讲,县域学生家长、社会(此处红字部分删除)对学生素养的认知不够,学生和学校最重要的一个(此处红字部分删除)期盼就是学生考取好大学,因此,一直以来“知识本位教育”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不断讲授、反复练习是师生们墨守成规的约定。但当前高考评价体系是命题指南和复习指针,“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核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高考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就决定考什么问题。四层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高考要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我们要能在考卷和考分上发现具有这些能力的人才。四翼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高考考的是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就指引了老师教学的方向。高中地理是高考科目之一,占据高考总分的100分。在当前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我们需要一种使学生深度学习、更加适应灵活的地理高考试题的教学方式。从现实情况来讲,我们县域高中的学生不能像大城市的学生一样,经常进入科技馆、博物馆、高校实验室等场所观摩学习;小县城也不能像大城市一样具有交通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来一场周末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县域学生的家长更是大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甚至还有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家长对学生学业上的沟通交流和熏陶作用非常有限……县域学生受经济条件、生活平台、活动范围、文化氛围等条件的局限,视野不够开阔,“经历”不够丰富,即使是在大城市,一些忙于工作的家长也未必有充足的时间去丰富孩子的“经历”、指导孩子去发现地理现象、解释地理原理,而地理课程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学生生活环境不能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学习背景,我们需要在地理课堂中采取应对措施。
结合以上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我们想要探究一种以地理“核心素养”替代地理“知识本位教育”的教学方法,想要找到一种在地理课堂内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经历、让学生主动发现原理规律、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由此提出“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
1、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在本课题中被赋予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在学生学习地理新事物、新原理或新规律时,不是将结论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适当的条件,让学生经历事物或现象发生的真实过程或模拟过程,置身其中积极思考,独立探究,主动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一层含义是,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通过研究问题背景,发现熟悉的规律或模式,结合新情境作出解答的过程也属于“经历-发现”式教学范畴。
2、深度学习。在本课题中,深度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学习,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即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二是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即提高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学会深度观察、深度思考、深度探究。
3、“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是指通过教师使用“经历-发现”教学方式显著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4、实践研究。本课题以常德市汉寿县一中为个案,研究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经历-发现”课堂教学建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经历-发现”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经历”方式。
2、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3、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式课堂的学习提高自己深度学习的能力。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地理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调查与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2、建构普通高中“经历-发现”课堂教学范式。
3、研究促进普通高中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4、探索普通高中“经历-发现”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三、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查阅教学法、课题研究方法等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加深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注重建设高中地理教学新模式,并与实践相印证,使课题研究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
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拟(红色字部分去掉)采取座谈、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对试点班级进行专项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习惯和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践中具体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办法,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地理教学实践,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新的策略,再次进行实践检验。
4、案例研究法:在“经历-发现”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收集一些课堂反馈优良、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设计,整合其共同点,找到“如何设计‘经历’提高学生参与度”“如何在不同的课程阶段采取合适的经历方式”及“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的目标是什么”等研究问题的答案。
5、教育观察法:通过课题组内的公开课活动,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运用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的理论和知识,找到研究突破口。
= 1 \* GB3 ①学习相关政策、文件:课题组成员首先自学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然后在课题组会议上讨论得出文件对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加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其次,找到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疑惑——高中地理课堂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的地理课堂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的“教堂”,而应该是充满诱惑的“经历”伊甸园,是给予学生 “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分析技能的快乐殿堂。
= 2 \* GB3 ②对文献的研究:根据课题的需要,我们紧接着对两类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是研究教学理论性的文献。从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我们认知到“从活动到思维或从感知格局到概念的过渡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表现为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动作或活动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动作或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经历,是发现新规律、新原理、形成和完善知识体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我们还研究了教学理论性文献。这些文献从教学活动的本身特征出发,给我们的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是研究教学方法类文献。真炳侠和钟作慈的论文《日本高中地学实验简介》告诉了我们地理课程中很多内容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教学。美国学者艾德格‧戴尔在1954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开展大量实验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明显不同,七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参与度依次增加,“经历”越来越深。随着“经历”的深入,学生的发现随之增多,对知识的思考也更加全面和深入。张吉森、张林英、郭启慧撰写的文献资料,使我们对“构建主义教学模式”“问题驱动模式”“翻转课堂”等有了深刻的认识。相关文献的研究让我们对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如何深度参与进来的方式有了深入的思考。通过文献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知识,我们找到了“经历-发现”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探索“经历”方式、找到“驱动”深度学习的方法。
(2)运用调查研究法,进行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9 年11-12月,课题组分别在高一、高二和高三组织了学生地理学习现状调查,调查形式有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预习的习惯、上课参与度不高、地理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复习没有系统的方法、习题课老师讲基本能听懂,但是同样的错误仍旧会再犯等。调查完成之后,各个年级组的负责人撰写了相关年级的调查报告,形成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的初步教学策略。
(3)运用行动研究法,选定参与课题实践的班级,并做好相关记录
在行动研究法的指导下,课题组选定了各个年级参与实践的班级。实践班级选定原则:①必须是课题组教师任教的班级;②必须有同类别的班级作为参照;③所选班级初始地理成绩不能位居年级前列。
进行案例教学实践的时间定在2020年下学期和2021年上学期两个学期。实践结果参考依据为:观察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程度,每堂实践课的课堂练习完成正确率,学生在课堂上有无质疑,以及这两个学期实践班级的期末地理考试成绩等等。最终选定高一1班、2班、3班、4班4个平行班,高二5班、6班、13班、14班,高三1班、2班(两个政史地班级)、20班(物化地班级)、17班(物生地班级)三个不同类型组合班级作为“经历-发现”式教学的参考班级,并做好初始状态的学习情况记录。通过以上的准备活动,课题组教师熟悉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做好课题研究的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
(1)撰写“经历-发现”式课堂教学策略。根据前期调查报告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探讨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初步设想。课题组老师撰写了论文《高中地理“ 经历-发现”式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策略之新授课课堂教学》《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策略之复习课课堂教学》《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策略之习题课课堂教学》,接下来我们对三个策略展开了实践论证。
(2)运用案例研究法在2020年下学期和2021年上学期两个学期进行实践教学,运用课堂观察法记录了师生的课堂表现和反映。在地理教学“经历”方式上,我们做了“热力环流”“洋流”“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影响下渗的因素探究”等地理实验,开展了“立杆测影计算经纬度”“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还原模型”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了“汉寿工农业区位实地考查”“国庆期间汉寿交通状况社会调查”“电商与实体店优势分析调查”等社会调查,实践了思维权、表达权、演练权、归纳权的“四权下放”,课堂上剪辑、插入了诸多的小视频辅助教学……实践教学期间,我们记录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变化,对比分析“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方式和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发现实验班级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涨,学生回答问题、主动质疑、敢于尝试解释的行为变多,实践班级的地理成绩与平行普通班级相比较有了长足进步,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参与意识普遍增强。课题组定期进行课题组内的公开课会诊,例如,胡怡颖老师的《认识等高线》,上课前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这对于学生掌握等高线特征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周立敏老师在上《湖泊》这节复习课时,充分下放了学生的四种权利,学生课堂参与度非常高,学生回答问题达19次之多,学生质疑和释疑的水平也很有深度。我们将经典的“经历-发现”式公开课(《水循环》等三堂课)进行了课堂实录,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按照自然地理实验、人文地理实践、区域地理插入小视频、在各种课型上落实学生的表达权、思维权、演练权和归纳权的四权下放,这样的经历方式是目前最合适的设计。
通过案例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课题组找到了“经历”的多种有效方式,撰写了诸多论文,编著了校本教材《高中地理实验与实践教学参考手册》,并录制了三堂课堂实录。
(3)成果推广。参加实践的班级在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考试成绩上的显著提升,引起了学校和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关注,成果推广逐渐推广开来。
校内推广:课题组成员首先在本年级备课组尝试推广,在备课组内的公开课上,课题组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诸位教师的肯定。之后,我们把相对成熟的“经历-发现”式教学策略在本校地理教研组内进行解读,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开课为例,推广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方式,2020年上学期汉寿一中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中,《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一课被评为校级“优质示范课”。在校内教师教学比武中,运用“经历-发现”式教学模式上了一堂《认识等高线》的公开课,获得二等奖。
县内推广:在2020年汉寿县“教学开放月”活动中,《中国交通线路区位选择》、《湖泊》被评为县级“优秀示范课”。在汉寿二中、五中进行“经历-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推广。我们把部分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验和实践的教学设计,编制成一本手册,赠送给二中和五中地理,利于广大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参考应用。
市内推广:在2020年的常德市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坊中,《水循环》的“经历-发现”式教学推广课,获得优质示范课称号。《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获常德市第四届微课大赛二等奖。
省内推广:在2019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省中学地理教学研讨会上,课题主持人田亚玲老师基于“经历-发现”式教学《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模式下自然地理考查方式的演变带来的思考》在大会上交流,受到与会者好评。湖南省地理教研员邹邵林老师甚至把我们的“经历-发现”式教学的部分具体操作方法写进了他的《高考复习专题报告》中,在湖南省益阳、娄底等市县做为报告素材推广。
3、课题深化,验收阶段
(1)举行课题成果展示活动。课题组把开展过的“经历”活动进行展示,如把“汉寿工农业区位实地考察”的照片制作成“醉美汉寿”摄影展,挂在高二教学楼道上展示,把“中国红色旅游景点版图绘制竞赛”的获奖作品制作成作品展,在校道显眼位置进行了展示。将学生的社会调查PPT制作成视频在学校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这些成果的展示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提升地理学习兴趣。
(2)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专集。收集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期间撰写的调查报告、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的策略、《高中地理实验和实践教学参考手册》、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分别集结形成了成果性课题专辑和过程性课题专辑。 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四、结论与对策
《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既继承了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合作探究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想,又融入了地理实验、实践等动手动脑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方式,是一种驱动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教学模式尝试。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课题组有不少收获。
(一)“经历-发现”式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调研分析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是提高学生素养、形成价值观的地方,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经历-发现”式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参与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又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1.调查报告反映了学生期望参与课堂学习
研究前期,课题组进行了“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现状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两个题目,第4题“你想深度参与课堂的讨论学习吗?”A选项是非常期望,选择这个选项的学生数超过60%,第14题“你觉得哪种课堂更有效?”选择C选项“合作学习式”的人数占比40%-50%,选择B选项“老师讲,学生参与”的人数占比在30%-40%,这两个题目的调查结果反映了绝大多数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参与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2.“经历”过程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与有效性
在课题组内的多次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同样的设问,在普通课堂上总会有几个认真听课的学生回答,但人数屈指可数,有部分学生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愿意说出来,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从上课伊始就开始走神。但如果在设问之前,教师提供一段“经历”(视频、实验、生活常识等),那么,很容易唤醒学生潜意识的共鸣,在“经历”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很发散,课堂中可能会生成很多老师在教学预设中所没能考虑到的问题,课堂中的生成体现学生的智慧,也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师生思维涌动形成的课堂氛围很有代入感,参与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呈几何倍增加。
3.课堂参与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呈正相关
通过课题实践研究发现,学生的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对个人的动机是一种激发的力量。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越高,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越高,渴望成功的欲望越强,这是学习成效获得的必要因素。
(二)“经历-发现”教学方式的解读
1、“经历-发现”式教学的内涵
“经历-发现”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一种新事物、新原理或新规律时,不是将结论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适当的条件,让学生经历事物或现象发生的真实过程或模拟过程,置身其中积极思考,独立探究,主动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通过研究问题背景,发现熟悉的规律或模式,结合新情景做出解答的教学过程也属于“经历-发现”式教学范畴。
2、“经历-发现”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经历-发现”式教学应注意三点:①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或者课前导入时教师提供一些真实情境,为学生经历创造条件;②教师在课堂上应针对“经历”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用这些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地理真相,教师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学生探究问题搭建阶梯,帮助学生学会提取经历过程中的有效信息;③教师要策划好课堂演绎的步骤,把课堂的思维权、演练权、表达权、归纳总结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经历”和“发现”的快乐,从而主动求学。是一种旨在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的教学方式。
(三)“因材施教”—不同知识模块要采取不同的“经历”方式
通过课题组不断摸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多种有效的“经历”方式。
自然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跨越时间或空间尺度特别大的地理事物,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地质循环、地貌形成过程、洋流等等,这些知识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课题组采用实验法、制作教学模型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时空概念,对大尺度的地理事物有直观感性认知,这样的“经历”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深度思考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今的高中生对于生产和生活活动比较陌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是深入人文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课题组编写的校本教材《高中地理试验和实践教学参考手册》中,自然地理的实验和社会实践调查是整本书的主体。
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博览各种纪录片,把与相关区域或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做好剪辑插入教学课件,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据此设置的问题能吸引绝大部分学生参与思考回答。这样的“经历”过程也能拓展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田亚玲老师撰写的论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法初探》,对于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经历”的探讨和尝试做出了阐述,该论文获得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在复习课和习题课上,教师实行“四权下放”是一个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经历”方法。四权是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权、表达权、演练权、归纳权。思维权指,教师在授课之前或上课之初抛出问题,抛出来的问题要让学生体验到对该问题的某种层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表达权指,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用语言一步步描述其发现图文材料中的信息、调用知识、组织语言回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敏锐的抓取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抛出来让学生反思。演练权指,一堂课由于时间受限,能够有机会当众回答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部分,但是几个知识点下来,所有学生都要有巩固知识的机会,那就是课堂演练。归纳权指,一节课下来教师设置了哪些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有哪些收获,学生和教师都要心理有数。当教师把四权下放当成一种课堂经历,那么,学生的参与也就成了课堂的必然。
对于高三学生,我们还开发了一种新的考试“经历”,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错题本上找1-2道题目交给科任老师组卷,作为周测试题,学生们总是找那些自己易错且有新意、有嚼味的试题交上来,这样的组卷经历让学生们对高三频繁的考试不但没有厌倦而且居然充满了期待,也让学生在找题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出题者心理,这样的经历对于高三学生而言也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好办法。
(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经历地理过程,进行深度观察和思考。
没有目的的看见不叫观察,没有思考的看见不叫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需要提前告知学生几个观察的关键点,让学生在经历地理过程中,能够专注思考。例如,课题组在组织高二学生进行立杆测影实践活动时,提前讲述了立杆测影需要获得的结论是“找到当地正北方向”“测算当地经纬度”“量算当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有哪些因素会对观测结果造成影响”。所给的时间是秋分前一日和秋分当天,教师准备的测量用具包括一根标杆、一把皮尺、两只粉笔、一张测量记录表,学生自备手表。然后,学生查看书籍和资料,设计立杆测测影的方案,实施立杆测影的步骤。测量完成后,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如何借助简单工具确定方向和经纬度有了现实经验,测量结果出来后,不同班级的测量结果有很大差异,因为经历了测量过程,学生进行了深度观测和思考,所以学生得出了“标杆可能不垂直于地面”“手表时间不够精准”“测量尺度是大约数”“正北方向绘制有偏差”等导致测量结果有误差的原因,这正是深度思考的结果。
2.鼓励学生创新,帮助学生通过深度加工把握知识的本质
学生“经历”地理事物的目的是:把握有内在关联的原理性知识,把握人类历史实践的精华。在此基础上若能进一步创新,则将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因此,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事实,而是要通过主动活动去把握知识的本质,进而创新。例如,高二学生学习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知识之后,粟武强同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方法、楼间距的合理距离定义、当地北极星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结合当地春秋分的太阳高度与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差值为一个恒定值的知识,创造性的发明了“楼间距测量仪”,参加常德市青少年创造发明活动获得市级二等奖。这个发明既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又体现了动手制作的地理实践力,是深度学习的突出表现。
3.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
一般而言,学生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别的情境中是验证深度学习的常用手段。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在2020年国庆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是深度学习的一个检验,高三的刘简同学调查了汉寿县城内最大的蛋糕店选址区位,钟嘉盈调查了汉寿油茶树的分布状况......其中高三的代开进同学通过对汉寿县小南门十字路口车辆的通行状况观察和分析,写出了该处交通信号灯时长设置的改进建议,被交管部门采纳,这些都是学生深度学习最好的反馈。
五、成果与影响
(一)理论成果
课题组成员发表(或获奖)相关论文6篇。
1.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此处删除)
(1)核心期刊论文:田亚玲老师的《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的理论解读及实践应用》一文发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2021年第九期。
(2)省级杂志:田亚玲的论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案例教学探讨》发表在《今天》杂志2020年第11期;周立敏老师的论文《如何在复习课上设计“经历”让学生“发现”地理的魅力》发表在《大观周刊》2020年第3期上。
(3)省级获奖论文:白绍清老师撰写的论文《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策略之新授课课堂教学》,获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和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论文评选一等奖;胡怡颖的论文《如何在复习课上设计“经历”让学生“发现”地理的魅力》获湖南省基础教育学会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4)市级论文:田亚玲的论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法初探》获市教科院举办的2020年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二)实践成果
获奖教学案例16个,其中教学设计3个,获奖课件7个,获奖微课3节,获奖示范课3节。课题组编写了校本教材一本——《高中地理实验和实践教学参考手册》。课题组录制了3堂课堂实录。
1.获奖教学案例
(1)省级奖项:雷孝娥的《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及课件获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协会“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白绍清、覃红霞等制作的课件《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荣获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协会“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覃红霞的《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设计及课件获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协会“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课件《锋面系统与天气》《南极地区》分别获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协会“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和二等奖。胡怡颖的《认识等高线》微课、教学设计及课件皆获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协会“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田亚玲《水循环》教学课件、微课皆获得湖南省教师继续教育协会“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2)市级奖项:罗欣的微课《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获得常德市第四届微课大赛二等奖。
(3)县级奖项:田亚玲在2020年汉寿县“教学开放月”活动中,执教的《中国交通线路区位选择》一课被评为“优秀示范课”。
(4)校级奖项:田亚玲在2020年上学期汉寿一中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中,执教的《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一课被评为“优质示范课”,周立敏在2020年上学期汉寿一中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中,执教的《湖泊》一课被评为“优质示范课”,胡怡颖在校内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获得二等奖。
2.校本教材:
《高中地理实验和实践教学参考手册》一共收录了19节课,前16节课为自然地理内容,后3节课为人文地理内容。19节课中包括8个实验教学设计(地转偏向力、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岩石风化实验、风成地貌形成过程、流水地貌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实验、影响下渗因素实验、洋流的行程实验),6个教学模型制作(日界线直观模型、楼间距测量仪、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型、锋面系统教具制作、气压带风带的教具制作),2个观察实践活动(立杆测影、月相观察),3个社会调查活动(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环境问题、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三)研究成果影响
1.研究理论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课题组成员发表(或获奖)相关论文6篇。
2、实践成果得到推广
课题组编写了《高中地理实验和实践教学参考手册》,这本手册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认可,目前正在指导着汉寿一、二、五中的地理教学。
课题组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其中考察沅江盘湖碈沙卵石采集点、考察西洞庭湖湿地都就是学生家长安排的,我们的实践活动得到了这些家长的大力支持。
田亚玲老师在常德市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坊中推广的“经历-发现”式教学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在2019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省中学地理教学研讨会上,田亚玲老师关于“经历-发现”式教学的研究报告《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模式下自然地理考查方式的演变带来的思考》受到与会者好评。
3.研究实践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7篇,均已发表或获奖,获省级奖项教学设计3个,课件7个,微课2节。课题组成员有5人在期末教学评价中获得教学效果一等奖。课题研究成果扩大了我校在全县的影响。
在2020年下学期至2021年上学期,为期一年的实践教学中,各个实践班级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后附三个年级四个学期的地理成绩统计表)
|
“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促使汉寿一中的地理教学成绩有了长足进步,带动地理教师教研风气日渐形成。
4.参研过程培养了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建设了一支实践型师资队伍,保障了“经历-发现”式文化引领。
课题组内,我们做到了“师徒结对,共同进步”。其中胡怡颖拜田亚玲为师,2020年胡怡颖老师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中应用“经历-发现”教学法上了一堂比武课《降水》,获得二等奖,2021年上学期教学效果评价为甲等奖,在带领徒弟的过程中,师傅以身为范不断践行“经历-发现”式教学, 2020年田亚玲老师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同年被选举为常德市地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雷孝娥拜周立敏为师,2020年下学期教学效果评价为甲等奖,周立敏老师也成为了县级地理骨干教师和汉寿县地理工作坊坊主。加入课题研究后,王起兵老师和白绍清老师的教学成绩也有了长足进步,他们两人在近两期的教学成绩评价中都获得了甲等奖,覃红霞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老师,如今也挑起了高三地理教学的重任,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真正做到共同成长。
“经历-发现”式教学模式帮助老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地理实验、如何剪辑视频、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高课堂快速反应能力、如何撰写论文投稿更容易发表获奖、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等,课题研究使课题组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学和教研上独当一面。
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研究地理的兴趣。
2018级学生今年已经毕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参与实践的高三17班有4人被北师大、湖师大、安徽师大、衡阳师范学院的地理师范类专业录取,高三20班有5人被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西师大地理系等与地理相关的院校和专业录取。高三1班和2班分别有2人被地理师范类专业录取,与往届相比较,今年报考地理相关类专业的学生明显增多。这些学生表示,因为爱好,所以愿意终生和地理为伍。在学生的假期旅行中,发给老师的照片以见证地理美景和地理现象的居多,讨论的问题也沉浸在地理的世界。
2019级学生选择地理的学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65%,本学期开展地理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这些都说明了“经历-发现”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研究地理的兴趣。
六、改进与完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体会,也有反思。
1、由于受本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综合能力等因素制约,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的“经历”方式仅研究了实验、实践、社会调查、视频插入、四权下放、学生出题组卷这六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更强师资投入研究,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经历”方式会被挖掘。
2、在开题报告上我们设计的“普通高中地理‘经历-发现’式教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会形成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三种授课模式,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分类太固化,不够变通,因此后来的研究做了微调了,把“经历”方式改为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高三习题课四大块进行。这说明课题设计不够完善。
3、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日常教学任务较重,课题组成员投入课题研究的时间有限。建议学校或有关部门或给予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适当减少教学工作量或将课题研究工作量纳入教学工作量,有利于调动课题参与教师的积极性。
在课题组里摸爬滚打两年,经历了上公开课、比武课、微课等反复听课评课录课的锤炼,课题组老师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课题组多次外出的学习和实践开阔了地理教师的视野,我们有理由自信,这样的教师队伍能保障“经历-发现”式的文化引领。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尧.教师要反思知识本位教学观[J].中国教师.2010,11
[2]石鸥.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3]申继亮. 把握育人方向 创新育人模式——解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基础教育课程. 2015,03
[4]杨惠雯. OECD 核心素养框架的理论基础[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11
[5]翟生明 .学习内容与问题生成——问题驱动地理探究式学习案例与评析[J]. 湖北教育:教学版.2007,06
[6]戴申卫 .翻转课堂与高中地理教学微视频制作[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
[7]廖威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5,06
[8]户清丽,龙泉. 地理课堂教学动力调查与思考——基于鄂豫两省样本学校 [J].地理教育.2013,03
[9]朱根平.关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高考(上旬). 2018,08
[10]刘振忠.参与式教学法实践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1999.11
[11]真炳侠,钟作慈.日本高中地学实验简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3.04
[12]李广水.“学习金字塔”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07
[13]赵其庆.重探究 重体验 重素质——浅谈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06
[14]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问题: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
[15]赵传兵.唤醒情意:地理情境体验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学.
[16]武强.旅游经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J].地理教学.2016,06
[17]李琳,李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及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影响——以中学地理课程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18]强锦江.发现法在地理学中的妙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5,04
[19]聂学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12
[20]郭华. 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 Z1
[21]郑葳, 刘月霞. 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J]. 教育研究, 2018, 11
[22]李璇律. 学生深度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D].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0
[23]李璇律, 田莉. 课堂深度学习:要素·过程·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06
[24]屈玲, 代建军. 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关键能力的探析[J]. 教学与管理, 2019, 12
[25]石. 参与式教学[J]. 教育科学研究, 1990,04
[26]过增元. 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 中国高等教育, 2000, 06
[27]陈华. 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 逻辑学研究, 2001, 06
[28]叶冬连, 万昆, 曾婷,等. 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2
[29]姚建光. 参与式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样本[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1
[30]闫祯. 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1]谢芳青. 在体验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体验式生涯教育探索[J]. 未来教育家, 2019, 12
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课题编号:XJK17C091
课题主持人:龙建华
课题单位:临澧县第四中学
主要成员:陈雪梅、朱元枝、黄海波、周友明、陈云、张焕、陈建军、苏宏明、陈智萍、陈宏林、叶子、齐绍美、赵小松
最近发展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省略)
一、背景与界定
(一)研究背景
1.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人成才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提出了教育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的基本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学校要把“坚持面向全体、教好每名学生”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还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现阶段,高中学校随着招生比例的扩大,学困生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学校教育如何科学、有效、合理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理念,特别强调了“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战略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特别指出“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是学生人生经历的重要场所,也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如果忽略对学困生的教育,把学困生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边缘化,就是无意间剥夺了学困生享有平等教育权利。近年来,学困生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作为学校教育,应该为学困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给他们公平公正的学校生活。
3.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凸显了人人享受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高中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是高中课程体系中地位比较特殊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启迪智慧、开发思维、激发灵感、诱发创新等育人教育功能。数学课程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的特点,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并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学业发展水平的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学力发展。因此,忽略学困生的数学教育,是与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4.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学困生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是随着学校招生比例的扩大,学困生群体也随之庞大。调查发现,非重点高中学校的招生质量与重点高中学校相比相对较弱,由于生源质量问题导致学困生比例增大。比如,临澧四中就高中数学学科而言,学困生比例达到了75%。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关心学习、不热爱学习、受外界干扰而放弃学习的学生也呈上升趋势。在对临澧四中2000名学生就“数学学科学习兴趣”问卷调查中发现:20%学习兴趣一般,60%学习兴趣偏低,10%学习兴趣极低。只有10%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这是导致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三是教学方法不利于学困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缺乏关注,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调查发现,由于数学学得不好,使学困生对学习缺乏自信,易造成学习厌倦,并直接影响其它学科学习。学校由于追求升学率,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加强对学困生教育,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动机。四是学困生问题带来了许多社会负面影响。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数困生与家长的相处不好,造成了逆反心理和学习无所谓的心态。部分学困生过早地走上社会,不成熟的心理和身体因素而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慢慢沾染了一些恶习,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课题界定
1.最近发展区。是指在“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通过外力作用后获得尽“最大可能的、力所能及的发展”。这种“最大可能、力所能及”就是课题中所提到的“最近发展区”。人的发展区间有“现有水平——最近发展区间——潜在水平”三个层级。“现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高中数学教学着眼于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作用下,使数学学困生“最大可能、力所能及”的发展。
2.高中数学学困生。指普通高中学校高中数学学科课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本课题中特指:高中学生智力水平正常,无学习障碍,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达不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在数学学科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且在学校组织的历次考试中,数学学科不及格或成绩在50分以下的学生,简称数学学困生。学困生一般缺乏自信、缺乏积极情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心理上对学习数学有厌恶感、恐惧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3.对策研究。本课题拟从厘清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因素入手,弄清教学现状和学困生转化原则,研究对策。
二、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澄清了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基本原因及其外在的表现特征、教师基于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现状等问题;从理性层面,厘清了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效果在最近发展区域的相关联系及其转化原则等问题;从实践操作层面,构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方法与策略,为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提供了借鉴与思考,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围绕研究目标,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1.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因素及表现特征调查研究;
2.基于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3.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基本原则研究;
4.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
(1)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内教学策略研究;
(3)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外指导策略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收集、检索国内外关于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方面的研究情况,以获得有参考价值、可供借鉴或给予启示与思考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拓展课题研究思路与视野。
2.调查研究法。对学困生相关问题开展全面调查研究,摸清学困生滋生的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环境。在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措施以为,辅之以访谈、观察、跟踪等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动态。
3.案例研究法。根据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表现特征及其心理表现状态,采取个案跟踪研究,适时掌握学困生发展动态,及时掌控学困生心理倾向与行为习惯。案例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效调控研究方案,修正研究策略,形成以个案发展状况为基础的学困生培养策略。
4.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教师带着研究的项目进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不断交流研究心得,及时总结。特别把课例研究、个案跟踪研究、专题研究贯穿在行动研究始终。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坚持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的策略,及时提炼研究成果与获得的研究经验,使研究活动富有成效。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历时3年,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其研究过程与步骤如下:
1.课题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6月)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开展高中数学学困生现状调查研究及成因分析,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弄清教师对数学学困生的关注度,找准了研究的切入点;组建研究团队,拟定研究计划和方案,立项申报。
2.课题研究阶段(2017年7月—2019年12月)主要开展“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基本原则研究;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对策研究,即: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内教学策略研究,最近发展区视角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外指导策略研究”等内容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将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指导,调动全校相关师资力量参与研究。课题组根据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先从成因分析入手,总结基于学困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其次,点面结合,致力于个案研究,采取谈心疏导、个案分析、同学互帮互助,榜样示范等措施,跟踪记录学困生的个案变化、发展情况,建立学困生心理档案袋,不断更新,制定矫正措施。使研究工作得以深入推进。
3.课题总结阶段(2020年1月—2021年6月) 其主要工作是: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开展验证性研究,再次验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与之推广,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及数据,申请结题,撰写研究报告。
四、结论与对策
(一)厘清了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因素及表现特征
1.弄清了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元素。课题组通过案例研究、综合考察学困生的外在的行为表现,认为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元素较多,如何一个独立元素或者综合性元素都能够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态度的改变。数学学困生产生元素主要表现在“认知性元素”与“情绪性元素”两大类。认知性元素则表现在:知识衔接能力、运算技巧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7个主要元素;情绪性元素包括“主观性元素”与“客观性元素”。主观性元素重点表现在“学科兴趣不足、学习习惯不良、意志自律力差”三个方面;客观性元素重点表现在“教学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研究发现,13个元素中,如何一个独立元素或者综合元素都能引发学困生的产生。
2.找到了高中数学学困生外显的“五种”行为表现特征
(1)认知短路型。认知短路型是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既有知识断层又有知识盲区。研究发现,认知短路型数学学困生都是由于基础薄弱,而导致学习上的困难。
(2)学科排斥型。学科排斥型是指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严重缺乏,甚至对数学学习持反感厌恶的态度。这类学生主要表现在:一是数学学习兴趣极其低下。二是逃避数学学习。三是学习动机不明。
(3)情绪干扰型。情绪干扰型是指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学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干扰而失去学习动机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环境影响而干扰学习情绪,导致学生呈现出短暂性学习困难。二是由于教学环境影响而干扰学习情绪,导致学生呈现出永久性学习困难。
(4)意志薄弱型。意志薄弱型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害怕遇到困难、不能坚持始终、易受外界干扰、注意力不持久等表现的学困生。这类学生主要表现在:一是自律能力差。二是抗挫能力差。三是持续性不强。
(5)技能短缺型。技能短缺型是指基于数学学习的基本数学方法、基本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的缺失。这类学困生有的表现出动手实践能力差,就连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都缺乏。技能短缺型学困生,最容易产生数学焦虑症,他们在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忧虑、紧张状态,加之以往数学学习中的消极经验,进而又干扰数学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3.澄清了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五个缺乏”根本原因
(1)缺乏陈述性知识的长期积累。陈述性知识缺失也就是常常说的“基础差”。(2)缺乏对数学学科兴趣的长效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缺乏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的人,怎么能够学好数学呢?对学科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3)缺乏对数学学习技能的有效训练。(4)缺乏管控抗挫能力的自我养成。(5)缺乏对学困生学习的有效关注。
(二)弄清了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四个不利于”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学困生转化。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是学生生活质量优劣的体现。因此,建立学困生适切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教学内容呈现不利于学困生转化。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如何呈现,没有深入研究,导致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出现困难。
3.教学方法应用不利于学困生转化。研究发现,教学方法应用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得”与“失”的问题。
4.学校教育环境不利于学困生转化。研究发现:一是学校在制度层面,没有建立基于学困生转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把学困生转化的工作纳入教师工作范畴,这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校成为真空。二是由于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无形之中把学困生打入冷宫。三是学困生在学校已成为不受关注的弱势全体,他们自认为被学校放弃,被老师、同学瞧不起。
(三)总结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基本原则
1.厘清了最近发展区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动态结构模型及其内在联系
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核心问题是弄清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效果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相关联系与动态结构模型。最近发展区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动态结构模型主要呈现在“原有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潜在发展水平” 三个区间。“原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原有发展水平是指学困生已经具备的且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或者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是指在外力的作用(支持、帮助、协助)下,能够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水平程度。它的实现是建立在“原有发展水平”之上的。潜在发展水平是指学困生在达到“最近发展区”水平以后,力求通过外力作用和自身奋斗来跨越“最近发展区”,实现更高级别的能力发展。
2.总结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四项基本原则
(1)两化教育原则。“两化”是指:第一,学困生能力水平在最近发展区间内呈“最大化”;第二,外力“支持、帮助、协助”的措施与方法呈“最优化”。两化教育是相互关联的,在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过程中,没有“最优化”的方法,就没有最近发展区内的“最大化”效果。
(2)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研究表明,因材施教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有差别的教学。二是实施有区别的教学。三是实施充分发展的教学。
(3)尊重个性原则。学困生是成长中人,是具有完全人格的人。因此,实施尊重个性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4)发展优先原则。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这其中不泛有许多优秀的特殊人才。他们的“学困”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或形成的,有的甚至比优等生的能力还要突出,只是暂时的“学困”。因此,对学困生实施发展优先原则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构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1.构建了基于最近发展区的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了“两线四环”课堂教学模式。“两线”是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主线与“学困生特餐”主线;“四环”是指知识构建过程中的“知识呈现——新知探索——新知构建——知识应用”的环境,总称为“两线四环”课堂教学模式。
(2)构建了“两线四环”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策略。“两线四环”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活动”这个主线下,通过“知识呈现——新知探索——新知构建——知识应用”四个环境来实现的,它突出了体现了知识“发现——产生——形成——应用”全过程。“学困生特餐”则是沿着“教学活动”的进展而构成“路边餐饮店”。
2.构建了基于最近发展区的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两养三优先”的课内教学指导策略
(1)分槽喂养策略。分槽喂养策略就是在课堂内不搞“一刀切”或“一锅煮”,把“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要区别对待,确保“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是分槽喂养的根本目的。
(2)结对混养策略。结对混养就是依据学困生的认知能力基础,把班级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有针对性的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
(3)主体地位优先策略。主体地位特指学困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即学困生心身投入对于学习活动干预的能动作用。
(4)释疑解难优先策略。释疑解难优先就是优先解决学困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难题或不懂的问题。学困生学习基础差,在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要随时关注并优先解决。
(5)课堂实践优先策略。课堂实践优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的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活动,要优先满足学困生的需要。
3.构建了基于最近发展区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课外“五条指导路径”
(1)组建扶困学习小组。扶困学习小组是指专为解决学困生课外学习问题、 帮扶结合促进学困生学业水平提高的学习小组。
(2)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家校共育是指家庭与学校联合,即家长(监护人)与教师合作对学困生进行教育。
(3)开辟课外自学通道。学生的课外学习是以自学为主。主要任务是完成作业、复习过往知识、预习新知,学困生完成这些任务有一定的困难。
(4)建立心理疏通渠道。心理疏通渠道是指对学困生不健康或亚健康心理的调试、矫正的渠道。
(5)改革学困生评价机制。有效的评价是改变学困生学习态度最理想的措施。一是要用欣赏目光和赞许语言评价学困生。 二是适时表扬。教师应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适时表扬。三是把对学科成绩的评价的重点放在“数学成绩进步幅度”和“数学学习态度”上,并作为数学学科成绩评价的重要指标。
五、成果与影响
(一)研究成果
1.研究形成学术论文9篇。其中在省级学术期刊公开发表7篇,市级获奖论文2篇。这些研究论文,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系统地阐述了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探索有利于学困生转化的操作策略,并已经成果。既注重理论观点的提炼又注重实践应用的指导。这对教师系统开展学困生转化教育工作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
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成果(表2)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期刊名称或 获奖级别 |
刊发(获奖)日期 |
1 |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发展研究 |
龙建华 |
《今天》 |
2020.7 |
2 |
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 |
陈雪梅 黄海波 |
《教育》 |
2019.10 |
3 |
高中学困生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
文国华 周友明 |
《科学导报》 |
2019.7 |
4 |
发展区域下高中数学潜能生成因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
陈 云 陈智萍 |
《新教育时代》 |
2019.8 |
5 |
基于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变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
赵小松 陈建军 |
《东西南北》 |
2019.11 |
6 |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苏宏明 齐绍美 |
《东西南北》 |
2019.11 |
7 |
最近发展区理论视域下高中数学学困生个案跟踪研究 |
陈宏林 叶子 |
《读天下》 |
2019.10 |
8 |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 |
张焕 |
市级一等奖 |
2018.3 |
9 |
高中函数教学中如何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方法探究 |
黄海波 朱元枝 |
市级二等奖 |
2018.11 |
2.形成了30篇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形成的优秀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反映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成长轨迹,为成果的全面应用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口。
(二)成果影响
1.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课题研究总结形成的16余篇论文成果,为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临澧县中学数学教研员,对课题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研究成果的取得,为教师转变对学困生转化教育的思想建立起到了引导作用,特别是为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学困生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启示和思考。特别是研究成果中总结的教学观念、教育理念、形成的对策和方法,能够启迪教师更好地进行学生转化教育工作,为新时代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
2.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学困生成为最大受益者
1)增强了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意识。学生对学科学习意识、动机是学好学科课程的基础和前提。课堂研究的成果推广与应用,改变了学困生“学”的现状。课堂上通过“两个喂养”和“三个优先”策略,特别是受到老师的“照顾”以后,学困生有了课堂地位存在感,找回了学习的自信。
2)提高了学困生课堂中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课题研究的“两线四环课堂教学模式”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前教师把学困生“边缘化”的课堂错误做法,结束了学困生长期在课堂坐“冷板凳”的教学局面。在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完成了由“遭受冷遇”到“特殊照顾”的转变,使学困生获得了学习自信、发展自信,增强了学困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灵活性”“随机性”“生成性”“主体性”。
3)提升了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学困生原有的学习能力存在多种差异:有的学习能力原本很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学习能力后退;有的原本基础牢固,由于某个智力因素的缺乏而使学习跟不上节奏;有的智力水平较高,但由于缺乏自律能力,而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等等,这些现象,需要“对学习信心丧失的修补、对学习方法丢失的指导、对基础知识缺失的填充”等手段有针对性的介入,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学困生转化的课外“五条指导路径”,有效地化解了这些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也诠释了学困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走向,破解了学困生课外学习瓶颈,改变了对数学学习消极态度,提升并发展了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
4)发展了学困生个性特点与潜能。学困生一般来讲,由于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及学习环境等问题而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如果他们潜在的能力与良好的个性保护和开发的好,就能促使学困生健康而积极的发展。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与应用以后,为学困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应用“学习困难”带来的自卑、压抑的心理倾向。特别是“两化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尊重个性原则、发展优先原则”的学困生转化四项基本原则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广泛的应用以后,使得学困生的“知、情、智、德、能”尽可能地协调发展,为学困生搭建了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5)改善了学困生的人际关系,提升了交往能力。研究成果应用以后,教师改变了对学困生的教育态度。教师每天与学困生的沟通,对学困生宽容的态度,客观公正的处理方式,更多的关怀厚爱,诸多的言传身教也影响了其他学生对学困生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应该和学困生做朋友,不能歧视和孤立学困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困生的人际关系。学生对学困生的态度也渐趋理智,比较宽容。由此,学困生也改变了孤独的心理,开始与同学交往。
3.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教师获得了丰厚的红利
1)教师育人理念得到升华,使学困生转化教育深入人心
成果应用,助力教师认清了学困生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深刻认识到,把学困生推向边缘化,将会对学困生本人、对家庭、对社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是严重不服责任的行为,更是教育的失败。成果应用,助力教师弄清了树立良好学生观的重要意义。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和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更是富有潜力的发展中的人,处在成长中的人。
2)教师教育理论得到丰实,使学困生转化教育避开盲区
成果应用,助力教师弄清了课堂教学的真谛。高中课堂教学目的在哪里?特别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发点是什么?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掩盖了课堂教学的真谛。课堂既是传授知识场所,更是育人的阵地。一个人学生时代的生活都是在课堂渡过。因此,作为教师,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智慧经营好课堂,就是对教育的忠诚,就是对教育真谛的有效诠释。
3)教师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使学困生转化教育走向成熟期
成果应用,助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长期关注升学率,而忽略了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使数学课堂局限于对知识的传输层面,致使课堂缺少人本气息。成果应用,助力教师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成果应用,助力教师处理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发应用能力提升。学困生的转化教育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适切性的教学内容,其中需要检索并获得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元素,来拓展学困生知识视野,为数学学习补缺提供有效的学习素材。
4.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办学声誉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由于学困生转化效果突出,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是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二是家长“瞧得起,放得心”。
学校教育质量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由于招生质量问题,学困生已成为临澧四中教育发展的瓶颈,一度给学校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以来,让学困生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全面质量的提高。
六、改进与完善
学困生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的重视,特别要引起以升学指标为核心的高中学校的重视。随着教育发展,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且初中毕业升学率也在逐年提高,发达地区初中毕业升学率已达到100%。这给高中学校带来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招生生源质量问题、初中毕业生分流问题、高中学校的升学率问题等等。研究发现,学困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认知因素又有心智因素以及家庭教育因素。这需要学校从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教育教学层面有相应的措施,才能应对学困生问题的出现。所以,学困生教育事关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家庭兴衰的大事。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措施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确切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加强改进对学困生教育的认识问题、措施与方法问题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因此,继续加强学困生转化教育研究,应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向。
在完善方面,一是如何把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取向与学困生现实状况之间的差异,开展真正富有意义的转化教育活动还需要加强研究。二是高中学校如何在老师教学任务重,工作量较大,时间仓促的环境下,切实抓好学困生的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七、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刚强.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02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4]马晓燕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5]叶浩生等.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代发展[J].心理学与教育,2004
[6]闵少柏.差生形成原因与教育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7]刘吉存.浅谈学生数学“最近发展区”的开发[J].数学教学通报,2002(6)
[8]陶兴模.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
[9]张西平.高中学生后进生数学学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2000
[10]李雪.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11]徐勇.数学学习差生的心理问题[J].数学教育学报,1998
[12] 张力芹.转化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13]王盼,侯万胜.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31(23):223-225.
[14]张宁.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数列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5]杨建楠.数学教学过程设计如何围绕“最近发展区”展开[J].教学与管理,2010(34):64-66.
[16]徐加丽.最近发展区:数学教学的原点和归宿[J].华夏教师,2015(06):83.
[17]徐春杰. 清溪漫溯——探索数学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A]. 《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
[18]喻小庭.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10):68-69.
[19]蒋夏军.发挥非智力因素在转化数学学困生中的作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4(09):66-67.
[20]石春秀.“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31
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课题编号:XJKX18A097
课题主持人:陈勇国
课题单位:郴州市宜章县第七中学
主要成员:罗桂英、谷坊卓、陈玉湘、周荣发、谷坊荣、杨丹、谭外英、曾波、何东、李游兰、李柏元、欧晓华
“三色教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三色教育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青色文化教育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绿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生态环保知识学习,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加强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学生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收集整理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相关成果与教学实例,编写校本课程,能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德育课程互为补充,在丰富“三色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提高,从而创建现代田园学校。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界定
(一)研究背景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异常复杂。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及社会的变化,学校教育工作出现新的情况。一是东部片区各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十分普遍,宜章七中在校生中双亲或单亲在外务工的约占80%,留守学生比例大,家长对学生的监护不到位,家庭教育缺位、不当,亲情缺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少年学生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绿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生态环保知识学习,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加强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通过青色文化教育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收集整理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相关成果与教学实例,编写校本课程,能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德育课程互为补充,在丰富“三色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的专业素养获得提高,从而创建现代田园学校。
(二)课题界定
1.三色教育。“三色”指青色、绿色、红色。青色教育指老师通过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哺育学生的情怀;绿色教育则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来加固和活化课堂上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能力;红色教育则是利用乡土教材(或者说地域文化)来树立学生的理想与志向。三者也是互为一体。绿色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可以固化人文情怀,而学校悠远的历史和这个红色土地上的澎湃风云无疑也是陶冶人文情怀的最好素材。基于对历史文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三色教育”,青色教育指向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绿色教育直指健康的生活方式,红色教育讲究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建构形象的基础教育范式。
2.课程实践与研究。指编制“三色教育”课程,理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关系。开展学生快乐教育,以柳州市宜章县七中办个案进行课程实践。
二、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教师层面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形成改善自己知识结构的意识,学习会开发课程资源。建立一支具有正确课程观的教师队伍;
(2)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以此为契机,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化我校前期的研究成果,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2.学生层面目标
(1)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独立自信;
(2)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学会探究,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
1.编制《“三色教育”课程指南》的研究。
2.“三色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制及完善的研究。
3.“三色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4.“三色教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关系的研究。
5.“三色教育”与学生快乐成长的研究。
三、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编制《“三色教育”课程指南》的研究
(1)组建研究团队,湖南省优秀教师罗桂英任首席教师,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为成员。为高效有序推进课题研究,罗桂英老师从人员配备到组织管理都做了精细部署。
(2)组织专题性学习研讨活动。组织团队教师进行了6个专题的研讨性学习活动,即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以及相关的会议精神。通过专题学习和研讨,教师认识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起草制定了《宜章七中“三色教育”课程建设指南》。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通过座谈、调研、观摩,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三色教育课程指南”的建设进行了独立思考和设计。然后再集中交流、整理,提出了“三色教育课程指南”建设的基本原则、课程目标、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
2.“三色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制及完善的研究
为确保校本教材编制的顺利进行,学校特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制委员会,由陈勇国任主任,罗桂英任副主任,谷坊卓、陈玉湘、周荣发、李游兰、谷坊荣、杨 丹、谭外英、曾波、何东、李柏元、欧晓华任委员,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领导与指导。一是坚持每期编写一期校刊《步云》杂志,同时将1至33期的《步云》择选出了合订本《步云大观》;二是编写出了三色教育校本教材(国学辅导)《古诗文鉴赏》;三是编写出了以青色、绿色和红色为板块的三色教育课程。
3.组织“三色教育”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关系的研究
(1)为了更好地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互补互惠的有效策略,课题组需调查“教师对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情况,调查活动采取无记名形式,旨在发现普遍问题和特殊情况。
(2)组织人员参加相关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全校上下形成统一的共识。
4.“三色教育”与学生快乐成长的研究
(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以实施“三色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2)通过“最美学生”评比、“温馨图书漂流”活动、学校开心农场、留守儿童乐园建设、“温馨七中——你我的家”、教师家访和家长来校日,进一步建立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师生情谊。在实践三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讨论总结,定期汇报教育成果。
(3)建立了学生快乐成长档案袋。及时收集学生快乐成长档案。
5.组织“三色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1)组织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各备课组长)学习校本教研相关理论,以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
(2)组织教师参加“三色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6]。宜章七中“三色教育”课程规划开发方案,为了促进“三色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积极创造条件,聘请各方面专家来校做教学教研讲座10多场次。如请来优秀校友及善德校园建设发起人守心等来校报告。让教师走出去观摩学习,如走进桂阳五中、兴宁中学等地观摩学习。让老师始终能站在教改的前沿阵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教改经验。
(3)为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题组的推动下,连续几年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仪式,36名青年教师拜师学艺,以三年为学习发展期,把“青蓝工程”落实为具体行动。
(4)在课题组的推动下,制定宜章七中《三色教育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全面铺开我校三色教育课程,陈勇国书记在省市县等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
(5)营造教研学习氛围,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学习了《做温暖的教育》《让爱智慧》等著作。
(6)组织引导全校教职工进行校本课题研究。学校共申报校本微课题13多项,60%的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郴州市教科院袁红梅、袁建峰和黄美凤等专家相继应邀来我校举行课题开题报告会,指导课题研究。
(7)先后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论文质量和数量取得跨越式发展。
(8)撰写论文、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研发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如:校本教材《三色教育课程》、学校校刊《步云》《古诗文鉴赏》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各种文献资料,以庆祝建校150周年为契机,以东望150年为主题开展各活动。将三色教育贯穿始终。同时组织人员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校方面的情况和评价等。
2.教育观察法:方案实施后,制定相应跟踪表格发放所有任课老师,进行跟踪,观察班级学习情况,定期写好课程效果分析报告,其次个别跟踪观察,制定表格给各班班主任,每班选取五六个同学作为代表,观察其变化,并发放相应表格给学生,由学生观察同学们的变化,最后各班班主任写好学生学习效果分析报告,由教研室成员进行监督与资料收集。
3.行动研究法:组建包括骨干教师、老教师和部分青年教师代表的团队,选择和吸纳志同道合有共同理想的老师参加。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会,由陈勇国主持,成员讨论解决问题,采取新的措施并多次实践。
4.经验总结法:整理并分析、总结相关资料,写出调研报告或论文。
四、结论与对策
(一)编制《“三色教育”课程指南》
1.明确了课程目标
通过青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优秀传统美德;通过绿色文化教育,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积极保护和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加强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革命老区和长征精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明晰了课程开发的方式和开发策略
三色教育课程对学校而言,不仅仅是一门新课程的引进,更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实施。这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学校教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学校应该特别重视课程的开发组织工作。
一是团队开发——成立专项课程开发组进行开发,整合校内具备相关经验、兴趣、天赋、技能的骨干教师组建专项课程开发团队,借助相关专家和教研员的力量,制定基于校本需求和特色的开发目标和开发机制,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作。
二是个体生成——发动学科教师或学科组从各自兴趣点出发,尝试调动自身和外界资源,采用“草根”生成的方式,即在一线实践中一堂课一堂课的尝试、调整、成型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开发;
三是校情分析——因地制宜、放大优势。首先对学校需求和资源各方面作深入评估:分析学校文化、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的基本定位;要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兴趣爱好、成长需求、各年段心智发展平均水平等;要分析教师群体的专业优势、技能特长、科研水平以及对待创新实践的态度;要分析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功能室设备的现状和可预期的增补状况;要分析赤石片区及宜章的资源、区域政策、周边产业资源、家长群体优势等。在做好校情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有助于放大学校基本优势的项目和主题进行开发,才能高效率的开发出适合本校特色、方便学校实施的三色教育课程。
四是资源整合——合作共享、智慧共生。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专业技能、经验和各种能力,充实学校课程的领域专业指导力量,协助学校的课程建设。
五是以“知、行、践”为主线落实课程实施。知——读一本主题书、行——走一段研学路和践——做一件有益事。
3.三色教育课程的全面实施
七年级以青色教育为重点,八年级以红色教育为重点,九年级以绿色教育为重点,渐次推进。到2019年12月,全校已出台了《宜章七中“三色教育”课程实施管理方案》,要以此为契机,全面实施好三色教育课程。
(二)“三色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制及完善的研究
为确保校本教材编制的顺利进行,学校特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制委员会,由陈勇国任主任,罗桂英任副主任,谷坊卓、陈玉湘、周荣发、李游兰、谷坊荣、杨丹、谭外英、曾波、何东、李柏元、欧晓华任委员,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领导与指导。一是坚持每期编写一期校刊《步云》杂志,同时将1至33期的《步云》择选出了合订本《步云大观》;二是编写出了三色教育校本教材(国学辅导)《古诗文鉴赏》;三是编写出了以青色、绿色和红色为板块的三色教育课程。
(三)“三色教育”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探明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课时比例要控制在课时总量的10%-25%,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性。
我国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是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下、主要依赖于学校内部驱动进行的,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国家课程,一方面体现了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课程观,其统一性要求远远大于学校实施教育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国家课程永远都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校本课程只能是对国家课程的个性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各有优势,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加强二者之间的整合与互补,应该成为处理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基调。
一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都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要依据学生个体需要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必须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课程基本解决了知识的建构与传授的问题,但是不足以解决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运用问题,至少可以说,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空间还是很大的。针对这一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就有了自己的空间和课程实施的价值。
二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实验,从而改变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事实上,由于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总是表现为分学科进行的“各自为战”,因此,多门学科教材之间不仅存在课程目标上的相互重复,而且也存在内容上的彼此交叉。因此,通过对国家课程的适度整合,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无疑对更好地促进国家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自身建设是极其有益的。
三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扩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自主权,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提高课程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三色教育”与学生快乐成长的研究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那是少儿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和受教者联系在一起。”无论中外,少儿向往的学校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快乐学校。造一所快乐的学校,让学生健康地成长,这是宜章七中教师们的共同理想。初中教育就应该为少年奠定基础,培养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校园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好身体、好习惯、好心态,让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课题研究带来了我校教育教学理念的变化
一是办学理念发生变化。学校办学理念从原来只注重学生书本成绩的低头办学转变为开门办学,从三个维度来办学。二是学校研究对象发生变化。学校和全体老师逐渐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不相同,每个学生都要快乐成长,不能用统一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来教授和衡量每一位学生。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权,有更清晰的目标,更需要个体的指导与帮助。
2.形成了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的三色教育模式。
红色教育:熏陶理想,组织孩子们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向他们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树立坚定的理想。生动的红色故事,感人的红色之旅,让孩子们在故事和实践中接受心灵的洗礼。青色教育:抚慰心灵,绿色教育:倡导环保。
3.总结出了“实施三色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快乐成长”具体方法。
第一,用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心情影响工作,心情影响学习。要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一个这么大的集体,要能容忍同学的缺点,克制自己的脾气,再把名句教给他们:“心存牛粪,则视人为牛粪;心存如来,则视人为如来!”学生心情好了,自然就会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二,用炽热的情感温暖学生。第三,用宽容的态度感化学生。第四,用勤奋的学风引领学生。我总认为: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对他们最好地鼓励方式。良好的学风,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第五,用和蔼的氛围培养学生。
(五)组织“三色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
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三色教育”(即青色人文教育、绿色成长教育和红色激励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在青色人文教育方面:学校通过诵读经典,以孝和礼来感化学生,抚慰学生,学校通过张贴宣传图片、放映相关电影、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毒品、邪教、艾滋病等对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危害;学校政教处、团委组织学生去县拘留所、戒毒所教授警示教育,用典型的案例来教育学生。其次,在绿色成长教育方面:建立校园网,倡导健康上网,给学生一片网上绿色;开展护绿劳动,把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军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拥有心灵的绿色;建立一套包括校友助学、爱心救助等在内的资助体系,为贫寒学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第三,在红色激励教育方面:注重校园文化渲染,如举办节日文化大餐,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先进典型激励,如每周推选校园明星;红色实践鞭策,如参观红色圣地,举办升旗仪式,聘请知名校友、抗战英雄、劳模上课,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办业余党校和少年团校培训班,开展“三个一”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成果与影响
(一)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本课题开题至今,主持人陈勇国和课题组成员撰写了课题著作《大语文观下的三色教育》,共4章,31万字,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和各大购物网站有售,受到读者好评;在郴州和武汉的9000教师中广为传阅、交流、写读后感,大家交口称赞。同时撰写了相关论文3篇。
(1)论文《用三色教育打好学生的人生底色》发表在《教育》杂志2018年第36 期。
(2)论文《办好校刊,承载未来》在《语言文字报》发表。2019年5月,《语言文学报》刊发《创新校园文化 校刊承载未来》一文。
(3)论文《浅谈如何利用三色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获省级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杨丹撰写的论文《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获评市一等奖;欧晓华撰写的论文《 学校生活中的美术课》获评市二等奖;彭银香撰写的论文《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现状及思考 》获评省级一等奖;曾庆银撰写的论文《教师心理素质优化与心理保健方法》获省级一等奖。
2.技术成果
(1)视频----三色教育视频(吾爱吾孝)
(2)视频----温馨七中
(3)视频----校歌(美丽宜章七中)
(4)听见宜章
(二)成果影响
1.2020年1月7日,《十几岁》杂志以“宜章七中步云文学社:带着故事漫步云端”宣传报道我校办刊、办文学社团工作。
2.本课题组2篇论文公开发表,2篇省级一等奖论文,12篇省级二等奖论文,15篇省级三等奖论文。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社会认可。
3.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一直倡导“三色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向县一中和全县培养定向师范生468名,创历史新高。先后被评为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全省乡村温馨校园、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特色学校、心理教育先进单位,市文明校园、校园文化建设样板学校、国学推广优秀学校,全县红旗党支部和党建示范点等。近四年荣获全县综合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4.媒体报道。2018年12月,郴州日报报道《让每个生命在“三色教育”中绽放》,2019年4月,《郴州日报》报道《前景光明,多彩未来——陈勇国《大语文观下的三色教育》序(邓溪燕)》 2019年5月6日,“宜章好人网”报道 《中华传统文化全国公益巡回讲堂走进宜章七中》。2020年1月17日,由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在语文观下的文学研究与教育发展研讨会在我市举行。50多名文学评论家、教育工作者对由宜章县七中承担的省级课题《三色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研讨。
5.2019年9月19日,陈勇国校应湖北省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为国培专家,为国培班校长作主题为《三色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的讲座,推介三色教育课程的成功做法。
六、改进与完善
1、“三色教育”课程要突破区域,使其扩展,可以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要有更加具体的方案推进相关工作。
2.因为学校没有完整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所以“优质空间课堂”网络建设有点滞后。现在优质空间平台只有物理和语文学科建设得比较完善,其他学科还只进行了大致的框架搭建,很多局部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转变师生交流方式、拓展师生交流空间、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有机地将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互动的整体,实现了师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互动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
4.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网络技术力量支持程度还不够,教师自身的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也导致课题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国发[2001]21 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北京:国务院,2001.
[2]刘玉桂.谈谈开展主题活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J].新课程学习,2014
[3]南怀瑾.漫谈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0.
[4]田慧生.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精神与主要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4.
[5]吴丽娟.“成语词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究[J].教研之窗 2017(5).
[6]卢荣祥.语文教师应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J].文学教育,2013.
[7]教社科[2014]3 号.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S].教育部,201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S].2017.
[10]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11]房林玉.学校课程规划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12月日
[12]谷正华.宜章七中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