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 from 企业网站模板
作者: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课题编号:XJKX18B074
课题主持人:李国中
课题单位:桃源县第一中学
主要成员:郭福炎、江献忠、彭迪斌、彭宏、刘鹏、谭兰安、周蕊、桂丽、陈艳、佘佳微、朱凡云、赵敏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本课题研究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国内国外环境,充分认识继承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提出收集整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章,发掘其教育价值,使之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达到学习、继承、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围绕目标开展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现状问题研究,价值意义研究,教学策略研究,方式方法研究、活动渗透研究等。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家国情怀,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三年来,课题组将研究成果应用桃源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周边国家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国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化受到世界的关注。世界人民在惊叹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时,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前的世界舞台,各国之间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文明的竞争。中华民族真正要强起来,不仅要依靠政治、经济、军事的硬实力,更需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长河而不曾中断的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自毛泽东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不同时代的多位中央领导人均在不同场合指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习主席在很多场合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名句、事例来讲述家国情怀,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4年11月,教育部启动了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还指出,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桃源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设置桃源县,迄今已有一千零五十八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桃源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代桃源人。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桃源县有很多文物古迹。采菱城遗址、桃花源、“三阁三塔”、星子宫、马援石室等。桃源有多彩民情风俗。舞龙、舞狮,三棒鼓、渔鼓、老丝弦。桃源有众多知名人物。如北宋诗人张颙;明代诗人文澍、江盈科;清代学者罗人琮。近现代有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第一任政党内阁总理宋教仁,同盟会元老覃振,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等。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紧跟大国崛起的脚步,桃源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一是开展了“对联之乡”和“诗词之乡”的创建活动;二是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扩大景区的影响力,如建设沅江风光带的文化墙;三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每年为期一月的地方戏剧表演;四是修复修整了传统文化遗址,如古城门、老码头、古塔楼等。

桃源县第一中学是省示范性重点中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本身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燕校长提出,办学校要有大格局、高境界、宽视野。要立足桃源,培养热爱家乡的学生,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学生。


二、课题界定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在本课题中主要指以桃源为中心的地域特色文化。包括优秀的诗歌、散文、曲艺、对联等。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本课题重点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问题,理论实践价值;研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挑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标准、方法;研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措施;开展相应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等。


三、研究目标

(一)收集整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章,发掘其教育价值,使之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达到学习、继承、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未来建设者的目的。

(二)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现状、问题研究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研究

(三)地方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准则研究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五)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渗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五、过程与方法

(一)实施前期阶段(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1、前期调研。分析研究地方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

2、开题论证。进一步论证课题要解决的问题,落实研究措施。课题组成员分成三个小组开展研究工作:调研组,负责设计问卷,调查地方传统文化的情况;资料组,负责收集地方文化的相关资料;理论研究组,负责文献查找和课题有关的理论研究论著、论文。

3、实践活动。以组为单位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期间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研讨会,交流研究情况。开展了有关传统文化活动。

4、小结安排。在小结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参与论文评选。安排部署研究中期阶段研究工作。

(二)实施中期阶段(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1、再次论证、分组实施。根据研究进展情况,课题组将成员再次分组,开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研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准则研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课外活动研究,并分头实施。

2、编撰校本教材。编选《桃源地方古代优秀文学读本》。在前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全体参与,从诗、词、对联、散文等方面分题材精选了一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编成初稿

3、开展教研活动。全体成员参与,设计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模式,上课展示,课后讨论得失,不断完善。

4、课外活动渗透。开展了书法展览活动,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桃源诗词大会活动,学校艺术节活动。

5、参与课题中期检查。课题通过常德市组织的中期检查验收,明确下阶段任务、措施。

6、撰写论文,参与论文评选活动。期间,在省级杂志发表论文一篇;两篇获得省级二等奖,五篇获得省级三等奖。

(三)总结完善阶段(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1. 修订完成《桃源地方古代优秀文学读本》。

2. 展示活动。根据研究,展示了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融入课外活动的不同形式。期间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和以学习家乡优秀文化为主题的作文大赛、演讲比赛。

3.讲座推广。一是组织学生收看了和桃源地方文化有关的节目,二是开展了以介绍桃源地方文化为主题的讲学活动。

4.总结提炼。召开总结会,研讨研究工作总结,起草研究报告和参评论文,期间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十五篇;两篇获得省级一等奖,八篇获得省级二等奖,两篇获得省级三等奖。

5.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结论

(一)通过现状研究,梳理高中语文教学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引入地方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课堂内对地方传统文化引入较少。在调查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中,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与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相关,在讲课时可以做到适度地引申,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但这样的教师为数不多,很多老师缺乏主动把地方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意识。有些老师虽然能够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的引入,但是往往局限于与课本相关内容的简单讲解,很少进行深入的传统文化专题讲解,也很少举办有关本地传统文化的活动。

2、偏重于考试内容的讲解。高中学段的突出特点就是时间紧、学习任务繁重,高中生的主要压力是升学,教师就主要呈现考试相关的内容,训练其考试相关的能力,对于应试以外的本地传统文化采取有时间则讲、无时间则删减。

3、缺少合适的教育资源。如果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引用地方传统文化,就非常有必要编选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读本,提供相关的教学案例示范。

4、重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不理想。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先进的家电设备进入千家万户,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一方面,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对年轻人影响很大;外去务工人员较多,使乡土文化失去了活力。加上升学率、考试评比、高考指挥棒等也导致了对乡土文化的忽视。

(二)通过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明确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意义

针对调查研究的问题,课题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的梳理。

1、桃源地方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考古发掘表明,四千多年前,桃源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生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桃源的文化特色鲜明,积淀深厚。 “青铜之王”的皿天全方罍、独具个性的桃源木雕、栩栩如生的桃源刺绣、楼台寺庙里的诗文碑刻,本地或来往桃源的文人的佳作,汉剧、虾灯舞、傩戏、渔鼓、龙灯等艺术里面的唱词、《桃花源记》《醉桃源》《宴桃源》《桃源行》《游桃花源记》《蓝衫记》《小五义》。这些文学作品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也有生动活泼的形式。

2、桃源地方传统文化蕴含家国情怀。桃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桃花源记》彰显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李白的《古风》,表达了他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对尘世的厌恶。中唐时期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别开生面。及至近现代,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第一任政党内阁总理的宋教仁,同盟会元老覃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他们践行着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传统,为桃源人民甚至是中国人民树立了榜样,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值得后人发掘,学习。

3、桃源地方传统文化蕴含浓郁的革命精神。“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这是中国辛亥革命元老、民主宪政先驱宋教仁先生题写在桃源漳江书院的一幅对联。对联表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是湖湘精神的生动写照。

4、桃源地方传统文化既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又有隐逸寻道的传统。桃源文化中的隐逸寻道传统应源自陶渊明。他的《桃花源记》即是诗人不堪忍受官场污浊社会黑暗而于乱世之中对理想社会生活热切向往的表达。后来他挂冠归隐,躬耕南山,寻得内心的宁静,遂引得无数后人仿效。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桃源自古文风便盛。一是本土文人多,其中著名的有张颙、文澍、江盈科、阙士琦、杨嗣昌、罗人琮等,近现代有宋教仁、翦伯赞、王昌耀等。二是来往或是向往桃源的文士也多,最早的当属屈原,特别有名的还有李白、苏轼、韩愈、黄庭坚、刘禹锡、王维、王安石、孟浩然、袁宏道等。他们留下了很多瑰丽的诗篇,也留下了他们挥之不去的桃源情结。他们的诗文有对人生的积极追求,有对桃源山水风光的赞美,有对修道成仙的羡慕,更有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5、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如下教育价值。(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2)了解民情风俗,继承传统文化(3)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加知识储备。(4)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通过研究准则,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方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应把握好原则、范围、对象、优秀作品等准则

1、明确准入范围,拓展文化形式。地方传统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内容驳杂、艺术丰富等特点,将其纳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还应加强其准入范围的考量,立足学生、丰富教材、拓展文化,进一步使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渗透和弘扬。

2、确定准入对象,筛选优质作品。地方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把异彩纷呈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把它们作为课堂教学的适当补充,必须制定一个选择的标准。一般来说,筛选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其对象应有如下特点。首先是思想性。其次是艺术性。

3、确定准入原则,突出情感价值。地方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精神活动和艺术发展的重要产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部分传统文化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需求,改良和优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其地域文化的内在价值,有助于学生对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通过对准入范围、准入对象、准入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这对继承和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推动效果。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的时代特性,对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改良和完善,以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为主旨,使学生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保持积极的认知兴趣,并将其运用于语言实践之中,更易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通过策略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应在师资条件、教学方法方法、教材教辅等策略下功夫

要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课题组梳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首先要具备前提条件。

1.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不断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要加强继承的爱国思想观念、革命精神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了解传统教育的精神。当语文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时,他们将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他们的信念和尊重感,并让学生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

2.适当安排专门课时,进行专题教育。要预留一部分专门的课时,营造传统民族文化学习的浓厚氛围,老师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和准备讲解。

3.营造浓郁氛围,渗透传统文化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建设要考虑,学校活动要涉及。教师要善于营造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课堂氛围。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要在心理和思维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指引,保障学生在价值体系形成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其次要在思想上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改变。

1.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渗透传统文化的能力。信息技术模式会有效做到知识的延伸和展示,通过信息技术能深化学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延展性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提高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识。尽管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显著提高,但教师仍需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把渗透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习俗的涵义。

第三、创新教学方式。老师们要做的是针对现在的教学形式做出改变。生本课堂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

第四、坚持教材为主,地方优秀文化为辅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渗透地方传统文化,必须认识到,教材是主体,地方传统文化是补充,切莫喧宾夺主。在语文教学中,教科书是学习的基础,现行教科书体现了对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视。另外,高一教材中还有阅读《乡土中国》这一阅读单元,配有《乡土中国》一书,教师也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认真阅读,提高学生在理论方面的修养。

(五)通过高中语文课外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语文教学中

语文课外活动是渗透地方传统文化的极好方式。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拓展活动,如参观游览,欣赏人文山水;开展语文活动,激发学习热情;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视野;利用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等多种课外活动形式,将传统文化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使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七、研究成果与实践效果

(一)理论成果

1.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和课题有关的论文16篇。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刊物名

发表时间

课题编号

1

《高中语文教学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李国中

《读者文摘》

2020

XJKX18B074

2

《无情感不语文,有生本最课堂》

彭宏

《学生·家长·社会》

2020

XJKX18B074

3

《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陈艳

《科学导报》

2021

XJKX18B074

4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桂丽

刘鹏

《锦绣》

2021

XJKX18B074

5

《在诗的国度里徜徉,在农夫的庄园里守护》

郭福炎

《颂雅风》

2021

XJKX18B074

6

《略谈桃源地方文化中湖湘文化的表现》

李国中

《语文课内外》

2021

XJKX18B074

7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探讨》

彭迪斌

《启迪》

2021

XJKX18B074

8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彭宏

《科学导报》

2021

XJKX18B074

9

《地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分析》

彭迪斌

《锦绣》

2021

XJKX18B074

10

《桃源“吐”新绿——传统文化进课堂》

江献忠

《教师论坛》

2021

XJKX18B074

11

《感知桃源风情,传承家乡文化》

佘佳微

《学生·家长·社会》

2021

XJKX18B074

12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谭兰安

《速读》

2021

XJKX18B074

13

《试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赵敏

《文渊》

2021

XJKX18B074

14

《地方民谣里温热的记忆》

周 蕊

《科学导报》

2021

XJKX18B074

15

《高中语文课外活动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朱凡云

《学生·家长·社会》

2021

XJKX18B074

16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准入标准》

江献忠

《启迪》

2021

XJKX18B074

2.在省级以上论文评选中有17篇和课题有关的论文获奖。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时间

获奖等级

1

《高中语文课外活动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佘佳微

2019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

《在诗的国度里徜徉,在农夫的庄园里守护》

郭福炎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3

《略谈桃源地方文化中湖湘文化的表现》

李国中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

《高中作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探究》

彭宏

2020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5

《对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李国中

2019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6

《沅有芷兮澧有兰》

陈艳

2019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中课堂教学的研究》

佘佳微

2019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8

《初探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几点做法》

赵敏

2020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9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探讨》

彭迪斌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0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彭宏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1

《感知桃源风情,传承家乡文化》

佘佳微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2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谭兰安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3

《地方民谣里温热的记忆》

周 蕊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4

《高中语文课外活动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朱凡云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5

《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陈艳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6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准入标准》

江献忠

2021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7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

桂丽

2018

湖南省教育学会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二)实践成果

1.选编了读本《桃源地方优秀文学作品选读》。

2.编写了教案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案集》。

(三)成果影响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常德市第三届微课大赛桃源一中获奖教师名单(2018

微课标题

获奖等级

参赛老师

学科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一等奖

赵敏

语文

《醉花阴》《声声慢》中“黄花”意象探究

一等奖

陈艳

语文

2)常德市第四届微课大赛桃源一中获奖教师名单(2019

微课标题

获奖等级

参赛老师

学科

语言表达之得体

一等奖

朱凡云

语文

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一等奖

赵 敏

语文

徽标类图文转换

二等奖

桂 丽

语文

3)常德市第五届微课大赛桃源一中获奖教师名单(2020

微课标题

获奖等级

参赛老师

学科

诗词欣赏微课之对写法

一等奖

李国中

语文

4)其他奖励与证书

名称

获奖等级

参赛老师

学科

《第五单元-阅读-*在桥边》

中央电化教育馆“优课”

桂丽

语文

《第五单元->阅读》

湖南省

优课

桂丽

语文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湖南省在线集体备课二等奖

赵敏

语文

2.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一、屡创佳绩的语文高考。学校近三年的高考成绩,语文学科遥遥领先,2019年万分之一人数有7人,2020年有4人,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语文能力的提升不只是体现在分数上,更是体现在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上。学生们的思维在这里被激活,表现欲被唤醒,使命感被激励,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机会得到训练、展示。

第三、成绩不俗的语文活动。校内校外,组织学生们参加了各式各样的语文活动。如“三考”对联征集活动,对仗工整,富有内涵,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其他的校内各类语文比赛中,如书写地方传统文化优秀作品书法比赛、“我爱我的家乡”演讲比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读书活动等,学生们均积极参与,表现出色。

在教育部承认的各级各类国家级作文大赛中,我们的学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2021年的第七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桃源一中的学生获得了4个全国决赛一等奖,8个全国决赛二等奖。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桃源一中有22名学生跻身总决赛,其中2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0人获得全国二等奖。

3.课题研究对学校的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校谨遵“诚勤”校训,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燕校长提出要培养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宽视野的学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为此我们课题组的语文教师努力挖掘桃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在语文活动中积极展示;在德育教育中巧妙渗透,例如精心辅导学生写作演讲稿,使得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在鲜艳的红旗下振奋了精神,明白了责任,充满了斗志。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彭宏老师担任学校语文学科中心主任,郭福炎老师一直担任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的语文教学不断进步,成绩显著。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不止学生的平均分位居全省前列,而且万分之一的人数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1820192020三年的万分之一人数分别是574人。作为一所农村中学,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也奠定了桃源一中语文教学位于全省前列的地位。近几年来,语文学科组接待了很多来学校听课、交流的省内外老师,传授了“桃一”经验,传播了“桃一”文化,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八、改进与完善

课题研究很辛苦,但有意义。付出了有收获,认真反思,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种种原因,一是对课题的宣传不够,对社会的影响有限;二是和外校的交流不多,带动作用不够;三是对《桃源地方优秀文学作品选读》的编写还不细致,例如对文本的注释还不完善,对老师的教学选用有一点不便,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有一点障碍。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深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九、主要参考文献:

[1]桃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桃源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

[2]常德市志编纂委员会《常德市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出版。

[3](清)唐开韶、胡焯编纂《桃花源志略》,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出版。

[4]刘有恒主编《桃源地名大观》,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8年出版。

[5]黄柏权《论武陵文化》,《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四期。

[6]蒋祥国、刘李波《古今桃花源》,《湖南档案》1992年第1期。

[7]田茂军《沅水文化的民俗解读》,《团结报》20071216日。

[8]尤海《战国晚期秦楚争战下的文化融合》。

[9]杨宏《桃源母题在宋代诗歌中的承与变》。

[10]田光辉《沅水流域多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研究》。

[11]苏燕《生命觉醒与社会重构 ——中国文人桃源情结形成的内因与外因》,《九江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12]刘明华《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 -- <桃花源诗并记>的多重解读》,《文学遗产》,1999年第一期。

[13]侯素馨《唐代桃源诗探析》。

[14]赵山林《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结》。

[15]李红霞《桃源意象之原始及其文化内涵》,《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110月。

[16]吴国富《桃花源境界在道教中的变迁》,《九江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7]卢晓河 《“桃源 ”意象在宋代诗文中的新变》, 《陇东学院学报》200811月。

[18]曹薇《高中语文地方文化专题教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19]魏玥《让古典文化在高中课堂上与学生邂逅——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速读(下旬)》,2019年第7期。

[20]覃光明《话说桃源》,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7月。

[21] 刘有恒《桃源民风民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5月。

[22]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西部素质教育》,20173月。

[23]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语文教学通讯·D(学术刊)20151月。

[24]赵妍《基于现代价值观念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分析》,《神州》,2020年第5期。

[25]林宗衡《传统文化与语文写作融合视域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散文百家》,2020年。

[26]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