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周明星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湖南农业大学 周明星教授 教育学博士
导语:现代教育科学研究
(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背景
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互联的通信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系统融合发展的结果。
第四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产品的供应。未来十年,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步入“分散化”生产的新时代。工业4.0通过决定生产制造过程等的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制造,进行实时管理。形成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我们国家只有主动与国际接轨,以世界标准来培养和评价人才,才能使“中国制造2025”真正落地,中国制造才能赶超欧美国家。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制造业的文件,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各项活动时间比
|
选定课题 |
情报搜集 与信息加工 |
科学思维、 科学实验 |
学术观点的形成(论文) |
社会科学研究 |
7.7% |
52.9% |
32.1% |
7.3% |
自然科学研究 |
7.7% |
30.2% |
52.8% |
7.3% |
(二)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价值
1.人类自身能力建设与开发的能力。现代社会,学习成为人们进步的动力,学会学习正在成为人类发展的本领。而教育科研就是研究人的学习行为和教学策略的学问,研究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如何通过有效教学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增长能力。
2.增强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成为第一战略资源,教育成为第一知识产业,当前,教育科研成为核心竞争力,使教育改革有动力、教育发展有实力、教育创新有能力。
3.教育持续改革的需要。教育的优先发展需要先行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变革的先导,是教育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有了教育科学,才会有科学的教育。
4.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教育管理专业化的需要。
5.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科研兴教”、“科研兴校”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和一致行动。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演进
1.教育科学内涵发展趋势
教育生态学、教育测量、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涌现,促使“教育科学”从“单数”向“复数”转变。“教育科学”:从历史、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等角度论述教育事实和情景的一些学科的总称。
2.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内涵发展趋势
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主体发展趋势
(一)教师由围观趋向直观
教师即研究者。 1981年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提出了各高校要根据各自情况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逐渐成为教育科研的一支重要队伍。当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争创一流大学, 教师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 2012-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共1282个,其中,学校承担1180项,约占立项课题总数的92%,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由教育科研边缘趋向中心。
(二)职称由高层趋向基层
2008—2013年,教育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中,副高级以下比重由2008年的51%增加到2013年的69%。
(三)机构由院所趋向院校
新中国成立时,学校注重教学,而科学院注重科研,学校几乎没有科研方面的投入。1956年,国家将学校列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但科研投入较少,教育科学研究仍未受到重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在学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潘懋元于1978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研究室,高校自建的教育研究中心逐渐增多。2012-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共1282项,其中,高校1068项,中学32项,小学(幼儿园)23项,职业技术类学校44项,部委及科研院所115项,学校约占91%。
(四)区域由分散趋向分工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经济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较为超前,教育科研活动较多,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科研较为薄弱。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政策支持下,各区域教育科研开始由分散趋向分工。通过分析2001—201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一般课题发现,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背景及地理不同,教育重视程度、教育科研能力以及侧重点也不同,如西部地区的立项课题关注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研究较多。
(五)社团由弱体趋向强体
在教育组织社团发展的初期,我国只有中国教育学学会(1979)、中国成人教育协会(198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1983)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一级社团。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正式注册的全国性和地方性教育类社会团体已达12491个,占全国社会团体总数4.9%。教育学术社团的组织目标和功能任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和完善。
二、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发展趋势
(一)由关注单式走向关注复式
研究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在思考和解决该学科领域重大问题所形成的主导性的研究方式和共同规则。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首次提出。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包括: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其中,复杂系统研究范式是以复杂科学形成发展中,逐渐成熟的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方式方法体系。复杂系统研究范式是与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分庭抗争的第三股力量,强调世界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是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科学的转变。主张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立足教育或者教育问题的整体,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根据问题研究的需要,统整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例: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二)由关注划界走向关注跨界
划界:波普尔认为,划界问题是一个在经验科学的陈述或陈述系统与一切其他陈述之间划一条线的问题。跨界:简单来说,就是被分离、分别的世界、科技、学术再次回归整体。学科划界:为每门学科划定一个边界,从而把学科相互区分开来。学科垮界:指向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约翰·海厄姆《共同学习的挑战》曾说,住在房间里的人在房门紧闭的情况下,从敞开的窗户里探出身去,与周围的邻居愉快地交谈。
(三)由关注生活走向关注生态
教育科研应指向教师的日常生活,并使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日常行为。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若能对某些教育现象悉心思考,会从中发现和形成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阶段各级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对于广大的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是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中学生学习特点研究;有关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的研究)
生态指特定生物群的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育研究的生态学运动(theecoolgicalmovemen)是指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儿童心理、教育教学过程、学生行为、教育与社会家庭关系、教育与经济文化关系的一种普遍倾向。一个普遍的现状:教师从现实体验中总结出来的“科研高深论”、“科研花瓶论”、“科研无用论”等认识,恰恰说明了科研疏离生活,而导致其被边缘化的后果。
(四)由关注行知走向关注行动
行知指实践其所得到的认识。教育行知研究是教师实践其所习得的教育理论、方法。行动即行+动,行指行为,动指动作,指主动的移动。教育行动研究
即行动是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指出行动研究是指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对比
(五)由关注理据走向关注数据
理据:道理、根据。教育科研中对教育理论及其依据的理解。数据: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数据包括数字、文字、图像、声音等。教育理据的发展——古代教育的理据:1.希腊的教育背景2.柏拉图的探索:依据经验,超越经验3.亚里士多德:知识分类,理一分殊。近代教育的理据:1. 近代转换及其对教育的挑战2. 夸美纽斯的回应:人的自然性是教育存在的依据3. 近代教育学对教育独特性的诉求:可塑性与主动性的统一。现代教育的理据:1.知识合法性危机与教育学的内外裂解2. 杜威的方案:新经验论3. 现象教育学的主张: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性关系4. 本纳的再诠释:实践论的现代内涵。
基于云技术、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的成熟,教育正悄悄地发生着一场革命,我们已经明确知道,这场革命的真正原因就是:大数据。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大数据的记录、生成提供了基础。教育领域,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结构性、非结构性数据(如:在线教育平台;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等)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一)从“学科取向”到“问题取向”
教育科学研究“学科取向”即在研究工作中,无论是研究课题的确定还是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都主要是以学科本身的需要为出发点,都主要是为了学科自身的建设。缺点:为学科而学科,忽略了学科体系之外的世界;忽略了建设学科体系的最初动因和最终目的;束缚学科本身不断更新和发展;阻碍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
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取向”即以问题(而不是以学科)为核心的研究模式。并非积累学科知识、完善学科体系、建立新兴学科而是认识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近十多年来,教育界在一系列问题上的探讨,已经为进行“问题取向”研究创造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关于私立学校以及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关于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二)从“理论导向”到“实践导向”
所谓理论导向,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揭示实然的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理论去分析和解释经验现象,从而实现对现有的理论的检验和发展。二是从实然的政策现象中以扎根理论的方法去挖掘本土概念和构建新的理论。
“实践导向”一词源自德文handlungsorientierung,20世纪90年代初,在世界各国开始研究、讨论及实践。实践导向模式,即使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它强调知识体系以“实践”即知识的应用为主线,这种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可理解为以职业活动或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法。
(三)从“国际借鉴”到“本土原创”
中国的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最早是从国外学来的。最初抄袭日本,后来模仿法国,然后照搬美国,最后学习苏联。此后形成了以苏俄教育学为知识体系的中国教育学。随着纯粹抄袭和模仿的增多,人们渐渐地意识到了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学的需要。所以,教育学本土化或中国化是对教育学西洋化或外来化的一种反映,每当教育学外来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紧接着出现一个教育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反弹。教育科学研究要走向世界,必须有基于“本土”的原创成果。“本土原创”,是在我们的教育研究与我们本土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联系,以增强我们的理论改变现实生活的力量。教育乃立国之本,其理论化成果固然可能具有普遍的原理、原则,但却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厚的文化色彩与历史渊源,在把握社会文化与历史脉络中真正掌握本土教育问题的症结,提供针砭之道。教育研究的创造本性诠释了哲学的本体、认识与价值三论,认清教育的本体要义,走进学校,走进校长、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透过其在文化——历史形塑过程中的理解范式,建立一套具有特色与启发性的话语体系,在解决本土问题的基础上为教育学的世界发展提供新的解释模式。教育研究本土化应确立正确的认识方法论。哲学意义上的认识方法论包含认识论和认识的方法论两个层面。认识的实践性与理性的双重功能表明了教育研究应“重新”审视实践问题的研究价值,走向教育生活世界,从人的生存处境中找寻问题与证据,向“生活”虚心请教,舍弃虚幻的想象和主观臆测所带来的偏失推理。但并非对实证取向与理论思辨的抛弃,而是兼顾科学理性的考察与教育的生命体验,直面思辨与理想之外的教育实境,在经验验证与深刻体验中建构适合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教育研究的主体应是任何对教育有着深刻“利益”的个体和群体。教育研究应有自身的基本假定,应根据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现实环境,审慎选择基本理论假定,并理性审视相关研究成果或思维结论,找准其价值定位,找出普适性的通则。
(四)从“社会本位”到“学校本位”
社会本位的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20世纪90年代末的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教育科研认识到了“校本”。研究不能外在于学校进行,不能脱离学校实践进行,不能游离于本职工作,成为教师的共识。“校本研究”、“校本研修”、“校本教研”、“校本科研”,这些词语成为通用词汇。涉及研究的“校本”比其他方面的“校本”用语要丰富的多,上面提到的几种提法,都与研究有着密切的关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校本的意味。校本教研的内涵即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学校的一种研究制度,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方式。目的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施的质量,同时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从“知识活动”到“技艺活动”
知识活动研究主要以那些其始因不变化或极少变化的事物为题材,为纯粹的理论考虑,主要涉及必然、稳定的原理、原则。技艺即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技艺使人运用正确的理性从事制作活动。人类所特有的即需要运用理性来进行的活动主要有三种: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制作活动。它们分别是城邦中三个不同等级的生活:哲学家(提供咨议者)、自由公民、工匠。
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评价发展趋势
教育科研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借助行动研究和现代教育评价手段,对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实施、投入、产出、成果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等环节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一)文眼:从“研究视域”到“研究视角”
视域是指主体考察对象的广度、宽度和深度。视角是照射对象的光源,通过视角看见、理解对象。研究视域:一是多学科的视域。跨学科的理论视域可以帮助学者利用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二是历史性的视域。没有积累的“创新”实则是无源之水。三是国际化的视域。外部学术研究状况的了解, 是学术创新的基础。
研究视角:一是理论视角。从某个“学科”角度去研究事物。二是思维视角。分类或关系判断的某种思维形式,如因果关系视角。三是批判视角。对新观点或新材料、新方法的选择。
(二)文辞:从“生活语言”到“学术语言”
生活语言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口耳相传”, 自明性、提示性、实用性,以直觉为主, 理性思维不足。学术语言指表述严格、科学,用词专业、准确的一种书面语言,规范性、准确性、简洁性、抽象性,理性思维为主,阐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总体看, 学术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 任何学术语言都可以转换为生活语言, 或用生活语言解释清楚。从相互作用看, 生活语言为学术语言提供了理解的基础, 为学术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术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活语言的简化和精确。
(三)文本: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
现场文本描述并围绕一系列事件而形成,是经过选择的、演绎解释的经验记录。研究文本代表评判,回答社会意义和重要性问题。现场文本向研究文本的转化:1.整理现场文本,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广泛收集现场文本,并将采集到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形式,将所有的材料原汁原味地转译成现场文本。2.对现场文本进行编码,将整理好的现场文本按照需要整理归类,确定研究所包含的关键点或重要元素进行编码。3.重新转录,形成研究文本。对分类编码过的现场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思考,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教育意义的思考以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融入其中,形成研究文本。
(四)文献:从“街头文献”到“经典文献”
文献是指具有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媒体材料。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实物形态的内在的各种材料。例如,存储了大量信息的电影片、录象带、缩微胶片、光盘、磁盘等。街头文献具有低档化,庸俗化,陈旧化的特点。经典文献指各领域学者艰苦创作凝结而成的能够深刻反映人类文明并经过一定时间考验的伟大成果。具有权威性,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的特点。
(五)文风:从“孤傲文风”到“平实文风”
孤傲即孤僻高傲,超然,指对他人的情感、意见或利益的冷漠。特征:拿来性、艰涩性、自娱性。平实即平易朴实,文词朴实无华,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语言朴素,语意实在。
结语:我的科研之路
(一)知的数据——“我在看科研”
(二)行的数据——“我在做科研”
(三)悟的数据——“我在思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