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课题申报指导(之三)“新手”申报2025年省两类教育课题问答
(手机在百度搜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或在协会QQ群群文件可查看)
一、省两类教育科学课题指那两类课题?协会课题是什么级别课题?这两类课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1、省两类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
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属省一级协会,课题的级别属“省一级协会课题”。
3、省两类课题的共同特点是:(1)两类课题都属省教育厅主管,属教育公益事业,申报和管理都不收任何费用。(2)两类课题都只研究教育科学的问题。不受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3)课题申报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报一名主持人。
(4)交纸质教材统一由市州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报送。报送的地址:省教育规划办和协会秘书处都在长沙市蔡锷路教育街省教育厅西院省教科院办公楼7楼。
二、省两类课题申报有哪些区别?
1、省两类课题申报的对象、申报限制与资助形式不同。
(1)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对象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单位申报(各市州教育(体)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高等学 校,委厅直属各单位),有申报指标限制。课题经费由省财政资助+学校配套或学校自筹。
(2)省一级协会课题申报对象只面向会员单位申报,会员单位的所有教师和管理者都有权申报,申报无指标限制。还不是会员单位的,可以边申请入会、缴纳会费,边申报课题;也可以加入本地或跨市州、跨县区其他会员单位作为研究课题组成员申报课题,但不能作课题主持人申报;经费以申报单位资助为主(申报单位资助额度作立项依据);对做的好,影响大、结题优秀的课题,协会将采取“成果收购”的办法,给予经费奖励。(协会会员单位名单及《申请入会指南》见协会QQ群文件,群号:202272573(基础教育群)、19936544(高等教育群)、227409063(职成教育群)945291825、186097750、383350453)。
2、两类课题申报的选题要求与指南、课题类别不同。
(1)省教育规划课题选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主线,加强对湖南教 育改革发展的思考和战略谋划,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建设教 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选题要充分体现《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5 年度课题指南》,以指导全省的宏观、中观问题为主。省教育规划课题(含党建研究)包括重点资助课题、一般资助 课题、青年资助课题、一般(自筹经费)课题。重点资助课题与一 般资助课题不相互调剂,重点资助课题立项未通过的,不参加一 般资助项目评审。
(2)协会规划课题选题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解决本市州、本县区、本单位(学校)领导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创新理论、引领舆论。
协会规划课题分为综合性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职成教育、高等教育五大类,课题申报类别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
不在《课题指南》范围但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选题,也可自行设计申报。
3、两类课题申报形式、报送时间不同
(1)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网络申报。(详细内容见《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人网上申报操作手册》)。网上申报截止时间:网上申报截止时间:2025 年 3 月 31 日。请各委托管 理机构于规定时间内将符合条件的申报课题在网站管理服务平台 申报系统审核提交。纸质材料报送时间:2025 年 4 月 1-3 日,逾期不予受理。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受理个人申报。报送地址:长沙市教育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701 办公室,联系人:蒋小良,电话:0731-84402923
(2)省一级协会课题实行纸质材料申报。(详细内容见《关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申报者需要提交申请·评审书及申报单位汇总表的纸质稿和电子稿,二者缺一不予评审。纸质申报书一式三份,A4纸双面打印装订,汇总表一份,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必须签名,经主持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填写具体资助经费额度,加盖单位公章,并附交纳协会会费转账凭证。电子申报书请按“姓名+单位+课题名称”的格式命名。注意电子稿与纸质稿的信息填写统一,数据统计以电子汇总表为准,工作单位需按入会申请的名称(即单位公章全称)填写,名称变更但还未报至秘书处的需括号备注单位原入会名称。中小学、幼儿园存在未入会的分校或下属管辖校的,需以入会主体校名称申报,或单独入会。
(3)受理申报截止时间:中小学为2025年4月27日至28日;高校为4月29日至30日,逾期不予受理(中小学材料接收的具体截止时间以当地市州教科院规定为准,请提前将材料交至市州教科院汇总)。
(4)纸质材料报送地址:长沙市蔡锷北路教育街11号湖南省教育厅西院办公楼702室协会秘书处。高校和省直单位联系人:黄子安,电话:18874121694,电子材料接收邮箱:1207091530@qq.com。中小学交至当地市州教科院汇总,联系方式见协会QQ群群文件《市州联系人及秘书处常用联系人名单》,相关负责人以各市州通知为准。协会中小学联系人:秦梦佳,电话15115281150。
(三)秘书处咨询电话:0731-84428095。
4、两类课题的申报表格式样和内容不同。
(1)《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格式为表格+文字式,研究基础的数据不包括课题组成员及成果。其课题设计涉及课题选题、课题论证、研究基础三大块,有12项内容: 1)问题的提出。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3)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4)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目标等)。5)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6)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7)预期成果(必含研究报告)。8)预期成果使用去向及社会效益。9)重要参考文献(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10)学术简历(课题主持人的主要学术简历、学术兼职)。11)学术积累(主持人取得的教育科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最高级别研究成果)。12)条件保障: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经费支持等科研条件。课题申报表包括“匿名活页”。
(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则是完全表格式,研究基础数据可包括课题组成员及成果。其课题设计涉及的选题、论证、研究基础三大块只须填写9项内容: 1)研究背景。2)选题意义。3)课题界定。4)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不少于2000字)。5)研究目标。6)研究内容。7)研究方法。8)实施步骤。9)近五年研究基础。比较简单明了,且由于申报对象多是“新手”,研究基础的数据可包括课题组成员的成果。申报表无“匿名活页”。
5、省两类课题评审办法不同。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采取网络评审。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按资格审查、匿名初评、实名复审、评审委员会审定的程序进行。一般(自筹经费)课题的申报受理和评审由课题委托管理机构组织。
(2)省教育科研协会课题评审采取纸质稿评审。由协会秘书处组织,按照资格审查、实名初评、评委会复评的程序进行。
6、省两类课题管理形式、研究成果要求不同。
(1)省教育规划课题管理。如课题结题形式实施网络结题。结题成果以理论成果为主,要求比协会课题高(详见《省教育规划课题结题细则》)。
(2)省一级协会课题管理。如课题结题形式实施纸质材料结题。结题成果以应用成果+理论成果,以应用成果为主,要求较省规划课题低(详见QQ群文件《省协会课题结题细则》)。
三、“新手”申报课题注意事项
1、由于“新手”不大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规律、程序、方法以及申报文本的撰写规律,加上申报省教育规划课题有指标限制,报省教育规划课题立项机率较低。建议“先易后难”,先申报协会课题,通过做协会课题,了解做课题的基本“套路”、初步学会做课题的技巧,把握做课题的一般规律,积淀一定研究成果后,来年再报省教育规划课题效果更好。也可以申报省规划课题失败后,重新修改提炼研究主题,按协会课题申报要求再报协会课题,但要注意把握时间。
2、切实关注身边教育教学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了解学校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领导的想法和要求。
3、在协会网站或协会QQ群下载《2025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申报通知》和《指南》,认真阅读、研究申报文件。
4、依据本人初衷(想报什么课题),查找一定数量、最新的与本课题(或该研究方向)的密切相关研究文献,下载、归类、整理、阅读、研究并综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现状述评应有“述”有“评”,字数不少于2000字)。
5、参考“研究现状述评”,结合《研究指南》和工作实际确定选题。标题应准确、规范、简洁、与时俱进。使专家一看就知道你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题目不应口号式、文学式、论文式、结论式,不应有标点符号,最好不要副标题。
6、标题确定后,再依据选题确定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分解成具体的研究内容(或子课题),以及拟实现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目标应紧扣主题、整体完备、具体明确、相对独立、难易适度。
7、对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核心概念”的界定,界定不仅仅是“名词解释”,应精心限制。特别是对本课题“研究”限制。
8、对照《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25课题申请.评审表》(注释),参考申报课题优秀案例,客观、细则、准确填写申报表。填写申请表,切忌“剪贴”与主题无关的概念,文风端正、文法严谨。不抄袭、不堆砌,不出现“硬伤”。
9、树立“虚心学习、志在必得”的精神,采取不同的论证形式,请同行专家或课题组成员反复论证,反复修改《课题申报书》。
2025年3月3日